公司劳动合同违约应该怎样赔偿损失
公司劳动合同违约应该怎样赔偿损失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公司违约行为时有发生,如违法解除合同、未提供劳动保护或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等。那么,当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时,应该如何赔偿损失?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公司劳动合同违约赔偿标准
公司在劳动合同中违约,需根据不同违约情形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具体如下:
若公司违反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若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形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同上述计算方式。
若公司违反约定的服务期条款,应按照约定向劳动者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特殊情形下的赔偿规定
若公司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而劳动者因公司违约行为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若公司违反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劳动者的直接损失及可得利益损失等。
带有约定违约金的劳动合同效力
带有约定违约金的劳动合同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是有效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的情形主要有两种: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若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且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若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的情形不属于上述法定情形,则该约定可能无效。
本文原文来自66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