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话数字时代下青少年阅读现状与挑战
专家共话数字时代下青少年阅读现状与挑战
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阅读现状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挑战。近日,业内专家和学界专家就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引导青少年有效阅读提供了有益建议。
正在图书馆里找书的小朋友/图源网络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宋红梅指出,数字时代下,青少年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阅读方式,看视频、研学等新兴方式也逐渐兴起。同时,青少年阅读呈现出明显的社群化特征,例如屈原小组网络社群等,通过网络社群偏好来组织阅读活动。此外,电子图书馆、阅读数据库等电子阅读形式的普及,让青少年获取图书的方式更加便捷。
在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能力方面,宋红梅建议,阅读指导应更加系统化。虽然现阶段大部分学校都推出了阅读指导书目,但仍需进一步引导青少年如何阅读、读什么、如何思考等问题。阅读不应局限于书本,而应延展到课外和日常生活中,实现活学活用。
当前,青少年阅读面临一些挑战,如阅读时间被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占据,阅读兴趣受到其他娱乐方式的冲击,阅读内容偏向于网络短文、社交媒体等轻阅读形式,传统文化类书籍的阅读量下降等。这些特点导致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深度受到挑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青少年文化建设促进计划"核心发起人方进宝认为,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相结合,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首先,要在内容选择上下功夫,通过现代化的解读和呈现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其次,要注重阅读形式的创新,利用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平台,开发互动式的传统文化阅读应用、游戏或小程序,寓教于乐。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使用电子产品的"度",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最后,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尊重文化知识、崇尚阅读的环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引导和陪伴孩子共同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读书会、阅读分享会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参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