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非遗在辽宁,奏响海岛乐章。
崇明非遗在辽宁,奏响海岛乐章。
10月17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大连市人民政府主办,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长海县人民政府、大连市海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中心共同承办的“和美·渔火”——2023海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活动在辽宁省大连市开幕。活动期间,来自国内6省9市12个海岛县(区)的68个非遗项目齐聚大连。崇明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全程参与海岛非遗项目展演、海岛非遗项目展览及非遗保护专题会议等内容。瀛洲古调派琵琶也在现场进行了展演,让更多的人了解崇明非遗文化的魅力。
“和美·渔火”2023海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活动现场
崇明非遗展演
瀛洲古调派琵琶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瀛洲古调派琵琶也称崇明派琵琶,是瀛洲古调琵琶曲和演奏技法风格的总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瀛洲古调派琵琶取北派琵琶刚劲雄伟之长,收南派琵琶优美柔和之精,形成隽永淳朴、清新绮丽的特色而不同凡响。演奏要求“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可促”。演奏曲目多为文板小曲,每曲描写一个场景或一种事物,既可独立演奏,又可组合联奏。
非遗瀛洲古调派琵琶传承人在切磋技艺
崇明非遗
近年来,崇明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定文化自信,突出文旅融合,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系统保护水平,讲好非遗故事,演绎非遗精彩。崇明现有非遗项目31个,其中国家级项目3个(瀛洲古调派琵琶、江南丝竹、崇明山歌);市级项目16个(包括灶花、扁担戏、崇明土布传统纺织技艺、崇明俗语、杨瑟严的故事、天气谚语及其应用、崇明老白酒传统酿造技法、崇明吹打乐、调狮子、鸟哨、益智图、甜包瓜制作技艺、草头盐齑制作技艺、崇明糕制作技艺、崇明水仙传统栽培技艺、崇明酒曲传统制作技艺),区级项目12个。目前各级传承人共有58人,市级保护单位19个,区级保护单位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