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越来越“吸金”
黄江,越来越“吸金”
新一轮工业投资正在“砸”向深莞区域。驱车从深圳光明科学城出发,沿公常路一路向北,5分钟便可到达东莞第一站——黄江镇。沿途产业建设如火如荼,运输车、泵车、罐车等施工车辆来回穿梭。位于黄江星光社区的东莞市永洪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厂房项目,一期刚刚建成,便被租售一空。
今年上半年亚朵酒店在永洪产业园开业。李鄂摄
新质动能在深莞间加速流动,这个曾经的水库移民村,正蝶变为东莞对接深圳的前沿地。
星光社区俯瞰图。付海练摄
星光社区是深莞融合的缩影,也是黄江投资活力的写照。今年1-7月,黄江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6.7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远高于全市(11.5%)全省(14%)。更值得关注的是,黄江的工业投资增速反超基建投资,贡献了固定资产投资的64%。
黄江的工业投资异军突起,重点产业齐头并进、新兴产业拔节生长、未来产业加快布局……经济韧性尚在,“吸金”模式强势开启。
转型:产业提“质”向“新”
从结构上看,黄江工业投资的“含科技量”更高了。
新能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高端自动化等“新质”行业的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传统制造业,成为发展的新引擎。
正扬汽车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的施工现场,工人们铆足干劲,抢抓进度。这一项目占地80多亩、总投资10亿元。
正扬汽车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的施工现场。李鄂摄
投资方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扎根黄江、练好内功,重点瞄准新能源领域,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扩大技术实验中心建设。
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培育新质生产力,黄江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总投资22亿元的领益智能智造科技项目、3.2亿元的岚瑞高端自动化智能制造项目、2.2亿元的凌进增资扩产项目……黄江招引了一批新兴领域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推动产业“立新柱”,牵引结构持续调优。
同时,黄江加快实施新一轮“大技改”行动,支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企业革新工艺、改造技术。
东莞鸿日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出货量最大、规格品类最齐全的专业uvLED供应商,依靠高温键合纳米银浆固晶工艺革新,企业在今年迎来订单量新增长。
鸿日电子负责人王巍介绍,“我们加大对设备及技术的投资力度,良品率从90%提升到99%,产值也增长了三成。”
投资持续增长,黄江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传统制造业也在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得到提升,黄江的工业将更具竞争力。
承接:临深区域热度不减
从区域上看,黄江因地制宜,南部临深区域投资飙升。
过去,因历史、交通、资源分布不均等原因,黄江的制造业多在北部、中部集聚。
如今,港澳大湾区在产业、交通、生活上全方位融合,黄江晋级莞深双科学城中轴线上的“新C位”,南部在承接深圳技术、产业、人才外溢上有先天区位优势。
7月摘牌的凌进增资扩产项目、岚瑞高端自动化智能制造项目均位于临深片区。
凌进增资扩产项目效果图
莞深交界处,开园一年多的天集·磁海产业园已引进数十家优质企业,其中超六成来自深圳,多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产业园总经理李书江期待,在这里建设一座产业新城。
天集·磁海产业园俯瞰图。受访部门供图
经过这些年的“北拓”,一批城市新地标从深圳北部拔地而起,“上午顶级期刊文章上线,下午公司就完成融资”的故事在深圳光明科学城广为流传。
投资热潮在深圳北部涌动,黄江率先嗅到新商机。
目前,黄江第二条对接深圳的主干道——新城大道正在加快启动建设,多条“断头路”也将密集打通。未来,东莞1号线还将与深圳6号线实现无缝对接。公路、地铁的高质量串连,将使得黄江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
公常路升级改造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李鄂摄
大冚社区距深圳理工大学地铁站仅几百米,10分钟车程便能到达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去年8月,该社区多个旧改地块摘牌,开发商东莞星河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来自深圳。
莞深科创新城·黄江大冚项目改造拉开帷幕。李鄂摄
目前,总投资500亿元的莞深科创新城·黄江大冚项目已经吸引了港中大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国高校创投研究院科转云平台等一批意向企业入驻。
莞深科创新城效果图
随着社区改革完成,黄江临深各社区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大冚社区通过集体自筹2700万元建设了一幢科技孵化型厂房,预计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田心社区推动投资22亿元的领益项目及产业厂房楼宇配套项目落地,预计每年为集体经济带来约540万元收益。
向好:新建项目遍地开花
从发展势头看,黄江的投资热潮方兴未艾。
5月,黄江实业太阳神地块“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项目动工建设,总投资约12亿元、设计容面积超40万平方米,重点引进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产业。目前,已有两万多平方米的厂房被“预定”。
黄江实业太阳神地块“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项目现场。李鄂摄
截至7月底,黄江镇共有26个市重大项目,其中建设项目18个、预备项目8个,累计完成重大建设项目投资超14亿元。
1号线黄江段周边,多个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奥之美工业园、泰鸿铝业等6宗“工改工”项目先后启动。
此外,多个社区也在同步推进现代化产业园建设。长龙社区以“工改工”的形式对旧厂房进行升级改造,田心社区力争新建1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逐步推动4000余亩的南部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和土地收储。
今年4月,黄江党政代表团赴深圳开展招商考察活动,不少企业对落户黄江展现出积极意愿。一企业负责人甚至现场表示,“我们十分看好黄江的发展前景,希望能借此机遇与黄江镇政府加强合作。”
广东领益智能智造科技项目现场。李鄂摄
扎根黄江多年的企业也纷纷以增资扩产投下信任票。全球精密功能件龙头企业领益智造自2013年进入黄江以来,先后设立6家控股公司,拉动就业人数近3万人。在黄江发展20多年的安世半导体更是新增投资18亿元建设先进封测平台及工艺升级项目,投资9.5亿元进行封测厂扩建。
安世中国先进封测平台及工艺升级项目
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建成投用……走进各个施工现场,处处洋溢着抢工期、赶进度的浓厚氛围。黄江这座广聚四方活力的包容之城,正成为投资者心中潜力无限的机遇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