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联动高效解纷 劳动争议一体化解
多元联动高效解纷 劳动争议一体化解
近年来,沈阳市于洪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提档升级,做深做实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及时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融入多元共治 防控争议源头
于洪区建立多元化解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保障中心,融合“内部协商、法律援助、纠纷调解、源头预防”四大功能,通过部门联动,畅通调裁审相衔接。于洪法院坚持靠前服务,主动融入“保障中心”,参与多元联动、多维协同,推动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于洪法院选聘2名专业能力强、调解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入驻“保障中心”,第一时间介入劳动纠纷案件,及时熟悉案件,准确把握案件基本信息,理清案情脉络,找准双方矛盾症结,彻底从源头化解劳动争议。对仲裁受理范围外的、不服仲裁裁决结果的或调解未成功的案件,启动即时立案绿色通道,在“保障中心”接入法院立案系统,现场立案,实现数据“多跑道”,群众“少跑腿”的便民效果。
完善调解模式 提高解纷效能
于洪法院持续完善劳动争议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制定《关于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的规定(试行)》,大力引导诉前调解,持续优化案件调解程序。建立定期研判机制,对地区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特点、处置难点、争议焦点等进行分析研判。
针对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前置、政策性强、法律规定纷繁复杂等特点,于洪法院成立专业审判团队,配备4名法官集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以“类案专人审、简案要素审、系列案示范审”模式,为劳资双方提供劳动争议维权受理“一站式”服务。此外,劳动争议案件法官团队积极开展辖区内企业走访,对企业用工类型、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情况开展调研,对走访企业就如何规范用工、避免纠纷提出专业化建议,促使企业以一个案件避免一类风险,助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强化能动履职 汇聚合力解纷
于洪法院秉承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保护用人单位生存发展并重的理念,巧用调解方式力争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当事人马某要求沈阳某公司支付拖欠工资,法院诉前调解员和仲裁员与双方当事人反复沟通协商,从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社会诚信以及和谐劳动关系等多角度引导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最终双方同意以调解方式结案,企业现场履行给付义务,案件得到圆满化解。
在一起劳动者与某劳务服务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办案法官找到了劳资双方的分歧点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通过法官多次释法明理,原被告双方达成和解,该公司即时履行了和解协议的内容,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下一步,于洪法院将持续探索劳动领域“联动配合、非诉在前”解纷模式的有益实践,凝聚社会多方合力,依法妥善高效化解劳动争议纠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