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门薛氏常用经典名方赏析——封髓丹
蒲门薛氏常用经典名方赏析——封髓丹
封髓丹首载于元代许国祯《御药院方》卷六“补虚门”,原文记载:“封髓丹:降心火,益肾水。黄柏三两,缩砂仁一两半,甘草。”
方中黄柏苦寒,主入下焦以清热燥湿,泻相火而坚肾阴;砂仁属土,温中醒脾、辛润肾燥且制黄柏苦寒伤胃;砂仁与甘草相配,以甘补三焦元气,乃补土伏火之意。
薛师认为封髓丹药少而精,应掌握其加减应用之法,临床常根据病情,审因辨证,重视合方应用,以应对复杂病情。
1. 泻火益水、辛润肾燥治疗遗精、阳痿
蒲老曾指出:“封髓丹是治疗相火妄动而致梦遗失精的要方”。薛师常以封髓丹加减治疗相火妄动、肾精不固之证,临床治疗男子遗精、早泄等。
张东扶在《慎斋遗书》注文中说:“肾燥不合,四字妙极。凡物润则坚密无缝,燥则破绽有痕。”又说:“余因慎斋肾燥不合之语,因思滑精一证,理亦同情。”封髓丹治疗“肾燥”、“肾不合”所致滑精,何以用辛香温燥之砂仁?《黄帝内经》言:“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砂仁辛润肾燥是通过辛散温通、布化气液而完成,配伍黄柏泻相火益肾水,获固精之效。
2. 补土伏火治疗口舌生疮、面部痤疮
薛师亦以封髓丹治疗浮火上炎、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口舌生疮、面部痤疮,其多因本虚于内,虚火内动,浮火上炎而致,临床常以反复发作、此起彼伏、时重时轻、迁延不愈为特点。可与甘草泻心汤同用,以甘缓和中, 补土伏火,辛开苦降为法。而若虚热浮火较甚, 如口舌生疮红热肿痛者,薛师常以生、炙甘草同用。偏于心火内盛者,常伴见心烦易怒,小便短赤, 薛师有时合用清心凉膈散,在炙甘草、砂仁顾护脾胃的基础上,以连翘、黄芩、栀子增助黄柏清热泻火之力, 配桔梗、薄荷、竹叶等透达疏散上浮之火。
3. 虚热下注、夹湿蕴结之劳淋
肾主水,乃封藏之本,若水不制火,相火妄动,可致虚热下注、膀胱失约。肾虚则小便频数不禁,虚热夹湿则病久缠绵,劳倦复发,临床常见于反复性尿路感染、膀胱癌术后等。
薛师辨证以封髓丹合四妙丸、六味地黄丸等加减治疗,封髓丹补土伏火而泻膀胱相火,合二妙丸,以苍术苦温燥湿以祛湿浊,辛温健脾以助运化,泻相火、除湿热以固封藏之本;肾虚神不足者,合六味地黄丸以治其本,其中,山药、山萸肉配伍益智仁,是薛老常用以健脾益肾、固精缩尿的药组。
薛师临床应用封髓丹常辨证加减应用治疗相火妄动、虚实夹杂证。与二仙汤、五子衍宗丸等合用治疗相火妄动、肾精不固导致的遗精早泄、阳痿不育;与甘草泻心汤、清心凉膈散等化裁治疗浮火上炎、虚实夹杂引起的口舌生疮、面部痤疮;与二妙丸、六味地黄丸等加减治疗虚热下注、夹湿蕴结所致的劳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