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米芾的书法特点,后人如何评价的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米芾的书法特点,后人如何评价的呢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IAST7450516EHEV.html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他的书法独具特色,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详细介绍米芾的书法特点及其后人的评价。

米芾的书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笔法奇绝:米芾的笔法变化多端,他继承了魏晋书法的精髓,同时又能够创新,不拘泥于古法,自出新意。他的笔法从起笔、行笔到收笔都非常变幻莫测,初看觉得奇怪,但细看便可知道法度出处。

  2. 结构独特:在结构上,米芾喜欢以斜取正,无论是整体趋势还是某一个笔画,都显示出这种特点。他的结体犹如山脉上的一块奇石,因此显得非常险怪、奇异,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1. 章法新颖:在章法上,米芾错落有致,不拘一格,给书法的章法格式创立了一种新的内容。他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2. 个性鲜明:米芾的书法性格主要表现在他的行书作品之中,一是狂放不羁,变古法为我法,有明显的个性特点;二是在章法上多取侧势,自我风格显著;三是用笔上重视“字之八面”和“锋势”,充分发挥毛笔的性能;四是风格上自成一家,在宋代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3. “八面出锋”:米芾在笔法创造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开创了所谓的“八面出锋”。他在完整继承古人笔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发挥,加以变化,丰富发展了笔法。

  4. 用笔特点: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5. 侧倾体势: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以几十年集古字的浑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

  6. “刷字”:米芾自称“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米芾书法的独特风格,使他的作品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后人对黄庭坚和苏轼两位书法家的评价非常高,他们在中国书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于黄庭坚的书法,后人的评价如下:

  1. 苏东坡:苏东坡对黄庭坚的评价极高,认为黄庭坚的诗文“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并且称其“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苏东坡还曾戏仿黄庭坚的“山谷体”作诗,显示了他对黄庭坚诗歌与书法成就的高度认可。

  1. 袁文:袁文评价黄庭坚的书法“信一代奇书也”,认为黄庭坚的书法在字体结构上有着独特的美感。

  2. 赵秉文:赵秉文提到黄庭坚参黄龙禅,有倒用如来印手段,故其书得笔外意,如庄周之谈大方,不可端倪。


  1. 刘熙载:刘熙载评价黄庭坚的词“用意深至,自非小才所能办”,但也指出黄庭坚有时以生字、俚语侮弄世俗。

对于苏轼的书法,后人的评价如下:

  1. 黄庭坚:黄庭坚对苏轼的书法评价极高,认为苏轼的书法“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黄庭坚还曾说“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强调苏轼书法的天然自工和笔圆韵胜。

  1. 王世贞: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提到苏轼的书法“虽有墨猪之诮,最为淳古”,充分肯定了苏轼书法的意趣和形态。

  2. 李日华:李日华在《六砚斋笔记》中提到苏轼的真迹墨如漆,隐起楮素之上,虽然用墨太丰,但风韵有余。

  1. 项穆:明代人项穆对苏轼的书法有所批评,称其书法“似肥艳美婢,抬作夫人,举止邪陋而大足,当令掩口”,这表明对苏轼书法风格的一种不满。

综上所述,后人对黄庭坚和苏轼的书法评价普遍较高,认为他们都是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家,他们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