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图书馆举办读书月发布会,9岁好读者年借阅量近1500册次
广州图书馆举办读书月发布会,9岁好读者年借阅量近1500册次
4月21日下午,广州图书馆在负一层1号报告厅举行“书香羊城 穗阅静好——2024年广州读书月”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年度报告2023》,公布了广州市“图书馆之城”最新借阅规则,并表彰去年的好读者、好伙伴以及优秀志愿者、志愿者团队,揭晓第六届广佛同城共读候选书单。
广州市“图书馆之城”服务效能创新高
据广州图书馆副馆长陈深贵介绍,2023年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到馆人次首次超过3000万人次,达到3263.39万人次;全市外借文献量为3613.25万册次,为历年来最高;注册读者量559.07万人,注册读者率达29.70%,即近1/3的广州市民为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2023年,全市公共图书馆共举办线上线下读者活动24758场,参加线上线下读者活动人次为2502.17万人次。数字资源下载、浏览量18702.22万篇(册)次,人均利用数字资源9.93篇(册)次,数字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图1:广州图书馆陈深贵副馆长发布《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年度报告2023》
调整公共图书馆借阅规则
发布会上,陈深贵副馆长也公布了广州市“图书馆之城”最新借阅规则。自5月1日起,广州全市公共图书馆的可外借册数将由目前的30册(件)提升到40册(件),是国内城市公共图书馆中可外借册数最多的。外借期限由现行的31天缩短至21天,同时将续借次数由现行的1次提升为3次,总借阅期限将由现行的62天提升到84天。更新后的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借阅规则还将引入积分制,全市已注册和新注册的公共图书馆读者获得900分的原始积分,在原始积分基础上,设置读书加分项,即外借(或者续借)1册(件)文献加1分,参加公共图书馆举办的活动、讲座、展览等知识服务及学习等亦可加分,所有积分可用于抵扣逾期费。新举措将有利于更好地满足阅读爱好者的需求。
图2:陈深贵副馆长公布广州市“图书馆之城”最新借阅规则
广州读者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全国国民的2倍以上
发布会上,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唐琼也发布了《2023年度广州市“图书馆之城”读者阅读报告暨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贡献力研究》,该研究发现,广州市成年读者和未成年读者的人均图书阅读量均为全国国民的2倍以上。广州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已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体系,实力“圈粉”读者:读者阅读的纸质图书,超七成数量来自公共图书馆;读者参加的阅读推广活动,超八成数量来自公共图书馆。此外,研究显示,读者在广州市公共图书馆获得良好阅读体验,总体满意度达86.74分。
图3: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唐琼发布《2023年度广州市“图书馆之城”读者阅读报告暨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贡献力研究》核心发现
9岁小读者年借阅量近1500册次
会上,广州市公共图书馆10名“好读者”、10名 “好伙伴”、10名“优秀志愿者”、5个“优秀志愿者服务团队”获颁奖项。
“每周末,我都会去海珠区少儿图书馆借书,这也是我爱上写作的契机。”好读者代表、9岁的陈谨语分享了他的读书故事。自2021年起,他连续3年获得“广州市未成年人阅读之星”,仅2023年借阅量就达1462册次。读书为他的写作提供养分。2023年3月,他在“创星小作家”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得“铜笔小作家”称号,多部作品发表在《现代中小学生报》。
15岁的唐杰御则获评了“优秀志愿者”称号。在领奖台上,他分享了自己的志愿服务故事。2023年初,他策划举办的“留住正在消失的精灵”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科普展览在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市内8家公共图书馆展出;暑假期间为少年儿童开展“艺术守护自然”公益科普系列课程5次,超过18万名少年儿童参与。
图4:2024年度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好读者”领奖
图5:2024年度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优秀志愿服务团队”领奖
现场还播放了广州图书馆首部有关网络服务的宣传短片《遇见图书馆》,该片由广图馆员创作编写脚本并参与拍摄,通过生动活泼的小故事串联起多个网络服务场景。
第六届“广佛同城共读”候选书单也在发布会揭晓。
图6:第六届“广佛同城共读”候选书单揭晓
除了一年一度的读书月发布会,广州图书馆还在负一层大堂准备了读书月嘉年华活动。嘉年华以集市形式举办,包含 “诗词拓印”“影像中的阅读”“粤声同享”等9个阅读体验场景,从上午10点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
诗词展打卡拍照,香囊、扇面制作弘扬传统文化
在广州图书馆负一层,“岭南佳胜自天开——诗词里的湾区”展览吸引了许多身着汉服的读者拍照打卡。展览展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相关的诗词佳作以及相关的篆刻、书画作品。
除了观展,读者在嘉年华当天还可以参与诗词拓印、诗词集章、书画诗词等多项活动。现场准备了滚章和套章,读者不仅可以用滚章自己动手DIY精美书签,还可以领取空白扇面,印上根据展览主题设计的套章,或是前往书画摊位,请书画志愿者在扇面上题词作画,感受诗词的魅力。
图7:小读者参与展览集章活动
图8:读者参与书画诗词活动
在“艺术周末”体验摊位现场,为读者展示并指导制作各式古风香囊。其中柿子和苹果形状的香囊分别寓意“万事如意”“岁岁平安”,深受读者欢迎。摊位还设有特色套章,现场吸引了许多读者上前咨询创客空间服务与“艺术周末”系列活动。
图9:广图馆员指导读者制作古风香囊
自制盲文名片,粤语游戏大闯关
除了可以体验传统文化之美,读者还可以在广州图书馆读书月嘉年华参加粤语游戏大闯关。
“百语荟·粤声同享”活动从广州图书馆现有的优秀粤语文化书籍中取材,读者可以参与猜俗语、搭点心的互动小游戏,只要能对上三组以上的俗语或者完成点心名称与图片的对应,就能获得广州图书馆馆员设计的粤字书签。
图10:读者参与粤语游戏大闯关
在盲文体验工作坊现场,读者则可以通过展板和馆员介绍了解到盲文历史、盲文种类、盲文具体点位和拼读规则、盲文馆藏的特点及视障读者的阅读现状等知识。现场还设置了手工刻制盲文体验环节,读者可以在现场学习使用标签机、盲文打字机制作刻着自己名字的盲文卡片。
图11:读者体验盲文卡片制作
“嘉年华活动结束后,盲文科普展览将继续在视障人士服务区展出”,馆员蔡东恺介绍,“希望能通过这项活动让更多读者了解盲文阅读,鼓励更多人加入无障碍阅读推广志愿服务,为文化助残事业添砖加瓦。”
除了以上几个活动,广州图书馆还专门为少儿读者准备了“缤纷喜阅童游会”,小朋友们集齐四个游戏章即可兑换一个阅读攀登计划紫色印章,特邀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在现场与小读者们互动;同时,“影像中的阅读”“I·捐书微公益行动捐书换书”等阅读体验活动也吸引了许多读者参与。
图12:少儿读者参与“缤纷喜阅童游会”
图13: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现场与小读者们互动
图14:读者参与“影像中的阅读”活动
图15:读者现场捐书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