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浅谈“三国演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浅谈“三国演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ont.jd.com/content/227348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而抗血小板药物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三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包括它们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禁忌症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治疗的“老大”

阿司匹林作为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范围最广。简单说下作用机制以便和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区别。作用机制:在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TXA2 是活化血小板的重要因素。而阿司匹林属于环氧化酶(COX)抑制剂,主要通过减少 TXA2 的合成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主要用于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心腔内血栓的形成抑制作用较弱,其抗栓疗效明显弱于其他抗凝药物,不作为首选。

曾有患者和网友问我,说我条件好,能不能用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替代阿司匹林,这里解答下,如果需要应用阿司匹林的人群,没有阿司匹林过敏,需要单独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不建议应用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替代,因为目前没有研究表明后2种药物可以替代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仍是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的老大地位。我们科室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考虑消化道出血风险较大,应用泰嘉(氢氯吡格雷国产,每片剂量25毫克)50毫克1/日替代了阿司匹林肠溶片100毫克1/日,但仍要根据患者心脏病情况权衡利弊。曾有一段时间有“阿司匹林抵抗”话题比较火热,认真学习了胡大一教授的文章,比较认同胡教授的说法,试图不去应用阿司匹林才是阿司匹林最大的抵抗。

氯吡格雷:P2Y12受体抑制剂

氯吡格雷(P2Y12受体抑制剂)于1970年首次被用于抗血小板治疗。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地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抑制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用法:口服吸收迅速,每日一次,每次75mg。单用用于阿司匹林过敏者,一般来讲氯吡格雷多数是和阿司匹林联用。冠心病应用双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冠脉支架患者、冠脉搭桥患者考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用(氯吡格雷300mg首剂量,此后75mg/d)+阿司匹林(75~150mg/d),治疗应持续9~12个月。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出血,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便常规。

禁忌症:1.过敏。2.消化道出血或其他活动性出血。

特别提醒:胃不好患者如果应用抑制胃酸药物选择氯吡格雷+泮托拉唑(拉索拉唑也可),不可选用奥美拉唑,因为奥美拉唑会降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果。

替格瑞洛:新型强效P2Y12受体拮抗剂

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强效P2Y12受体拮抗剂。也是和阿司匹林联用,冠心病应用双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冠脉支架患者、冠脉搭桥患者考虑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联用(替格瑞洛180mg首剂量,此后90mg,2/日)+阿司匹林(75~150mg/d),治疗应持续9~12个月。

主要不良反应:1.出血2.呼吸困难

我们不难看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都属于P2Y12受体抑制剂。二者不能联合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1.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阿司匹林+替格瑞洛。

关于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孰强孰弱,各位医学大神意见尚未统一。以上就是我对三种抗血小板药物的认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本文原文来自京东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