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10大便携式反坦克导弹排名
世界上10大便携式反坦克导弹排名
反坦克制导导弹是现代战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其主要目的是摧毁坦克等装甲目标。本文将为您介绍目前世界上十大便携式反坦克制导导弹的排名,这些导弹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先进的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Nr.1 MMP(法国)
MMP 是法国最新一代的反坦克导弹,专为满足法国陆军的需求而开发,于2012年首次亮相,并于2017年开始向法国陆军交付。
MMP 是一款多用途导弹,能够有效打击坦克、掩体以及建筑物内的敌对部队。其最大射程可达4公里,配备非视距发射系统,能够在极端距离和模糊目标条件下使用。该导弹采用串联聚能装药弹头,能够穿透爆炸反应装甲后1000毫米的钢装甲。
MMP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同时操作员也可以手动引导导弹至目标。此外,该导弹还支持室内发射。其发射系统包括发射管、便携式火控系统/制导装置以及可折叠三脚架。
Nr.2 OMTAS(土耳其)
OMTAS,也称为 Mizrak-O,是土耳其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单兵携带中程反装甲导弹。该导弹的研发始于2010年,虽然其确切来源尚不清楚,但其设计融合了美国TOW-2B和以色列长钉MR等导弹的特点。
OMTAS专门用于摧毁装备有爆炸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最大射程可达4000米,能够穿透爆炸反应装甲后约1000毫米的钢装甲。
该导弹采用红外制导系统,支持即发即弃模式和即发即更新模式,同时具备直接攻击和顶部攻击两种模式。
Nr.3 Spike LR2(以色列)
长钉 LR2 是以色列最新一代的第五代反坦克导弹,作为原始 Spike LR 的升级版本,已在大约30个国家成功出口。该导弹专为步兵和轻型战车设计,同时也可装备直升机和船只。
长钉 LR2 的最大射程可达5.5公里,当从直升机发射时,通过无线数据链的射程可扩展至10公里。该导弹采用红外成像制导系统,配备智能目标跟踪器和人工智能功能,能够有效突破主动保护系统。
长钉 LR2 可以从上方攻击目标,支持即发即弃模式和即发即更新模式,同时具备无视线发射能力,可通过第三方目标指定使用无线数据链。其串联聚能装药弹头能够穿透爆炸反应装甲后900毫米的钢装甲,同时配备的多用途爆破弹头能够有效打击建筑物、掩体和野战工事,破坏高达2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Nr.4 标枪(美国)
FGM-148标枪是美国研制的单兵携带发射后不管的反坦克导弹,于1990年代中期部署,用以取代M47 Dragon。1996年开始向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交付,目前已出口至约20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法国和英国。
标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单兵携带反坦克制导导弹系统之一,能够摧毁任何现役主战坦克,同时具备打击低空飞行直升机的能力。其主要竞争对手是以色列的长钉导弹。
标枪采用便携式设计,支持肩扛发射,也可安装在三脚架或履带式、轮式装甲车上。该导弹系统通常由两名操作员协同使用。
标枪配备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在发射前锁定目标,飞行过程中自动引导。操作员可以在导弹飞行期间更换发射管,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5秒,或者离开射击位置以提高安全性。
该导弹具备顶攻和直接攻击两种模式。顶攻模式主要用于打击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导弹发射后先向上爬升,然后俯冲攻击目标,这种攻击方式特别适合打击主战坦克,因为它们的炮塔上部装甲防护较弱。直接攻击模式则用于打击建筑物、掩体、武器人员和敌军集结点,同时也能有效打击低空飞行的直升机。
标枪的串联聚能装药弹头重达8.4千克,前体弹头用于引爆爆炸性反应装甲,主弹头则用于穿透基础装甲,最大穿透深度可达800毫米,足以摧毁任何现役主战坦克。
标枪的基本射程为2500米,制造商最近开发了射程扩展至4750米的版本。此外,还有一种装备多用途弹头的FGM-148F版本,对敌方人员、武器人员、建筑物和轻型装甲或非装甲车辆更具杀伤力,同时保持对坦克的致命打击能力。
Nr.5 HJ-12(中国)
HJ-12于2014年首次公开亮相,是中国研制的一款反坦克导弹,其规格和能力与美国基线FGM-148A标枪相似,被提议作为标枪的更便宜替代品用于出口市场。
该导弹射程为2500米,能够穿透爆炸反应装甲后800毫米的钢装甲。采用与标枪类似的红外成像制导方式,主要从上方攻击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还有其他类似美国标枪的先进反坦克导弹可供出口,包括GAM-100和TS-01反坦克导弹,这些导弹与HJ-12在性能上大致相当。
Nr.6 MAPATS(以色列)
MAPATS是一种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系统,设计用于步兵、车辆和直升机使用,其名称缩写为MAn Portable Anti-Tank System,在希伯来语中也有爆炸之意。
该导弹系统最早于1984年公开亮相,据信于1985年进入以色列国防军服役。尽管在外观上与美国BGM-71 TOW导弹相似,但MAPATS采用了不同的制导方式,采用激光制导技术。
最初的弹头能够穿透800毫米的钢装甲,足以摧毁20世纪80年代中期服役的任何坦克。自1990年代初期生产的版本开始装备串联式装药弹头,能够在爆炸反应装甲后穿透1200毫米的钢装甲,足以应对当前服役的所有坦克。
MAPATS的最大射程为4公里。
Nr.7 Shershen(白俄罗斯)
Shershen(大黄蜂)是乌克兰Skif反坦克导弹的白俄罗斯版本,由白俄罗斯国有企业制造。
该导弹采用激光制导系统,配备RK-2S导弹,其串联式装药弹头能够穿透爆炸反应装甲后800毫米的钢装甲,足以击穿现役主战坦克的装甲。最大射程可达5.5公里。
如果使用152毫米P-2B导弹,Shershen的有效射程可扩展至7500米,对爆炸反应装甲后的轧制均质钢装甲具有1100毫米的惊人穿透力。不过,夜间作战时射程会缩短至约3公里。
Nr.8 Kornet-M(俄罗斯)
短号导弹(Cornet)是俄罗斯研制的一种反坦克制导导弹,于1994年首次推出,西方报告将其命名为AT-14或Spriggan。该导弹最显著的特点是其远超当时大多数反坦克导弹的射程,例如美国FGM-148标枪的最大射程仅为2.5公里,而短号-E的最大射程可达5.5公里。
短号导弹的串联聚能装药弹头直径达152毫米,是世界上最大、威力最强的反坦克导弹之一,专门设计用于应对现代坦克装备的爆炸反应装甲。其最大穿透深度为1000毫米。
最近,俄罗斯为短号导弹开发了一种配备温压弹头的新型号,生产计划始于2019年。新导弹的射程仍保持在5.5公里,能够有效打击建筑物、掩体、野战工事和防御工事。
然而,尽管射程优势明显,俄罗斯短号导弹在制导技术方面并不如其他现代反坦克导弹先进。
Nr.9 TOW 2 (美国)
TOW 2 是一种重型反坦克导弹,自1983年以来一直是美国陆军的重要装备,证明了其在反坦克作战中的有效性。这种反坦克系统已出口到多个国家,尽管已有近40年历史,但仍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反坦克系统。
在基本步兵配置中,TOW发射器安装在便携式三脚架上,导弹密封在容器中,发射前需要安装到发射器上。TOW 2系统通常由三名士兵组成,包括指挥官、炮手和辅助炮手。发射器可以拆卸并由机组人员携带。在美国陆军中,TOW 2发射器通常由独立的反坦克连用于重型反装甲任务。
TOW 2导弹有多种版本,包括无线和有线制导两种形式。无线导弹不需要对发射器进行特殊改动。
BGM-71E导弹配备串联弹头,专门用于击败装备爆炸反应装甲的坦克,最大射程为3.75公里,能够穿透爆炸反应装甲后900毫米的钢装甲。
BGM-71F是一种顶攻导弹,设计用于从坦克上方爆炸以穿透其薄弱的顶部装甲,最大射程为4.2公里。
BGM-71H是一种地堡破坏导弹,专门用于打击建筑物或防御工事,射程为3.75公里。
此外,TOW 2发射器还兼容其他反坦克导弹,包括所有以前的TOW导弹型号。该系统配备了热成像瞄准镜,使其能够在夜间使用。
Nr.10 MILAN ER(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
米兰ER(MILAN ER)是经过实战验证的米兰反坦克导弹的最新发展型号,该系列导弹已服役近50年,被40多个国家采用。米兰ER采用了新型发射器和射程更远的导弹,开发始于2005年,导弹于2011年准备大规模生产,已被至少3个现有米兰系统运营商选中。
米兰ER配备了带有集成热像仪的新型发射柱,新的发射器与以前的米兰导弹变体兼容,包括米兰2和米兰3,仍然是线导系统。然而,以现代标准来看,这种制导方式被认为有些过时。
新型导弹采用串联聚能装药弹头,能够穿透爆炸反应装甲后1000毫米的钢装甲,足以摧毁最重型的主战坦克。这种导弹还能够穿透超过2米的钢筋混凝土,因此也可以用于打击建筑物、掩体和野战工事中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