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计算机哈佛架构、冯·诺依曼架构对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计算机哈佛架构、冯·诺依曼架构对比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qqk808/article/details/139605541

计算机的哈佛架构和冯·诺依曼架构是两种不同的系统架构,它们在存储器组织方式上有着显著的区别。本文将详细对比这两种架构的原理、优缺点,并列举一些常见的MCU采用的架构。

哈佛架构

  • 原理:哈佛架构将指令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分别使用不同的总线进行数据传输。这样的架构使得处理器可以同时访问指令和数据,提高了内存带宽和系统性能。

  • 优点

  • 提高了内存带宽,同时进行指令和数据访问,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 更适合于并行计算,有利于系统的扩展性和性能优化。

  • 缺点

  • 实现复杂度较高,成本可能更高,需要额外的硬件来实现指令和数据的分离。

  • 对硬件设计和实现的要求较高,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功耗和面积。

冯·诺依曼架构

  • 原理:冯·诺依曼架构将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共享同一存储器总线。处理器从存储器中依次读取指令并执行,然后将结果写回存储器。这种架构简单易于实现,适用于通用计算。

  • 优点

  • 简单易于理解和实现,适用于通用计算。

  • 内存与处理器分离,使得内存能够存储指令和数据。

  • 缺点

  • 存储器瓶颈,处理器速度远快于存储器速度,可能导致性能瓶颈。

  • 不适合并行计算,无法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优势。

常见的 MCU 采用的架构

  • 哈佛架构:一些高性能的 MCU,如 ARM Cortex-M 系列中的一些型号,例如 Cortex-M7、Cortex-M33、STM32 等,通常采用哈佛架构。此外,一些特定用途的 MCU,如专用于数字信号处理(DSP)的 MCU,也可能采用哈佛架构。

  • 冯·诺依曼架构:许多低成本、低功耗的 MCU,如一些基于 8051 架构、PIC 架构、STM8,通常采用冯·诺依曼架构。这些 MCU 通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简单控制器等应用场景,对性能和功耗要求较低。

本文原文来自CSDN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