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用近似数解决问题练习课课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用近似数解决问题练习课课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70169500.html

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提高效率。例如,在购物时,我们可以用近似数来估算总价。本文将详细介绍近似数的概念、分类、表达方式以及如何使用近似数解决问题。


课程目标

  • 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 掌握近似数的定义、分类和表达方式
  • 学习四舍五入和截断两种方法
  • 能够熟练运用两种方法对数据进行近似计算
  • 运用近似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通过练习,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近似数

近似数是指在实际应用中,用一个比较接近真实值的数来代替精确的数字。由于现实生活中很多数据无法精确测量,或者精确测量过于复杂,我们常常会使用近似数进行计算和表达。近似数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提高效率,方便理解和交流。

例如,当我们说某栋大厦高约100米时,实际上大厦的高度可能略高于或低于100米,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大厦高度的整体理解。

近似数的分类

  • 精确度:近似数根据其精度分为精确度高和精确度低的近似数。
  • 有效数字:根据有效数字的多少,可分为一位有效数字、两位有效数字等等。
  • 舍入方式:近似数可以根据舍入方式不同分为四舍五入、进一法、退一法等。

近似数的表达方式

  • 数字显示:使用数字显示屏或电子设备显示近似数,如温度计、电子秤等。
  • 比例尺:在地图上,使用比例尺表示实际距离的近似值,例如1:100000表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公里。
  • 科学计数法:科学计数法可以方便地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近似数,例如光速可表示为3×108米/秒。
  • 图表表示: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包括近似数,例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四舍五入法

  1. 取舍规则:根据个位数的大小决定是否进位,大于等于5则进位,小于5则舍去。
  2. 近似值:四舍五入法得到的值称为近似值,它与原数接近,便于计算和表达。
  3. 应用场景: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四舍五入法来简化计算,提高效率。

截断法

  1. 方法介绍:截断法是直接去掉多余的数字,不考虑末位数字的大小。
  2. 举例说明:例如,将3.1415926截断到千分位,得到3.141,舍弃了后面的5926。
  3. 适用范围:截断法适用于对数据进行粗略估计,或需要保留特定位数的场景。

规格数

  1. 定义:规格数是指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保留的有效数字位数来确定近似数的表示形式。
  2. 用途:规格数在工程、科学、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方便人们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分析和交流。
  3. 例子:在建筑施工中,需要根据材料规格进行精确计算,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练习一:体重问题

  1. 实际体重:使用体重秤测量
  2. 近似体重:四舍五入或截断
  3. 应用场景:健康记录,衣物尺码

实际体重精确,近似体重方便,例如,医生记录体重通常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但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说“我体重50公斤”。

练习二:距离问题

  1. 实际距离:实际测量得到的距离
  2. 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或截断法得到
  3. 单位换算:将实际距离转换为近似数

例如,测量一段道路的长度,实际距离可能是1234.56米。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得到近似数1235米,或用截断法得到近似数1234米。然后根据需要将单位转换为公里。

练习三:时间问题

  1. 案例一:时间间隔
  • 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25分钟,他下午3:00出发,大约几点能到达学校?
  1. 案例二:时间计算
  • 电影院9:00开始放映,电影时长2小时15分钟,大约几点结束?
  1. 案例三:时间单位换算
  • 一场足球比赛共进行了90分钟,相当于多少小时?

练习四:温度问题

  1. 理解题目:明确问题中涉及的温度单位
  2. 选择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四舍五入或截断法
  3. 求解近似数:根据要求得到相应的近似数
  4. 表达答案:用适当的语言表达结果

例如,题目中给出了一个气温,要求用近似数表示。首先要判断题目要求的精度,然后根据精度选择相应的近似数方法。

练习五:速度问题

  1. 理解速度: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 速度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3. 单位换算:米/秒、千米/小时
  4. 近似计算:用近似数计算速度

例如,一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用时2小时,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我们可以用近似数来计算:120千米≈120千米,2小时≈2小时,那么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20÷2=60千米/小时。

练习六:汇率问题

  1. 汇率变化:汇率每天都在波动,需要根据最新的汇率进行计算。
  2. 单位换算:不同货币的单位不同,需要进行单位换算才能进行准确的近似计算。
  3. 近似计算:用四舍五入法将汇率进行近似计算,方便快速地估算结果。
  4. 结果解释:解释结果时要说明所用汇率的近似值和结果的意义。

练习七:声明面积

  1. 理解面积概念:面积是指平面图形的大小,用数字表示,通常以平方单位计量。
  2. 选择合适的单位:根据物体的实际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比如房间的面积可以用平方米表示,而书本的面积可以用平方厘米表示。
  3. 运用公式计算:根据不同的图形,运用对应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例如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4. 进行近似估计:当遇到不规则图形时,可以将其近似看作规则图形,或者用方格纸估计其面积。

例如,要计算一个房间的面积,我们可以测量房间的长和宽,然后用长乘以宽算出面积。

练习八:体积问题

  1. 理解题意:仔细阅读题干,明确求解什么。比如:求一个长方体物体的体积。
  2. 识别关键信息:提取题目中关于长方体长、宽、高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近似数。
  3. 运用公式:根据公式:体积=长×宽×高,进行计算。
  4. 结果表达:将计算结果保留到合适的位数,并用近似数的形式表达。

练习九:功率问题

  1. 功率概念: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单位是瓦特(W)。功率越大,做功越快,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越多。
  2. 功率计算: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即P=W/t,其中P为功率,W为功,t为时间。
  3. 应用举例:例如,一台电动机每秒钟做1000焦耳的功,它的功率就是1000瓦特。

练习十:压强问题

  1. 了解压强: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2. 公式:压强=压力/面积
  3. 单位:帕斯卡(Pa)
  4. 例子:计算书本对桌面的压强

压强问题通常涉及计算某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压强,需要运用公式和单位换算。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入理解压强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方法。

综合应用一

  1. 购物:小明去超市购买了2.95公斤苹果和1.8公斤香蕉,苹果每公斤6.8元,香蕉每公斤4.5元。用近似数估算一下小明大约需要支付多少元?
  2. 跑步:张华计划每天跑5公里。今天他跑了4.8公里,明天他计划跑5.2公里。用近似数估算一下他这两天大约跑了多少公里?
  3. 旅游:李丽一家三口去旅游,他们租了一辆汽车。汽车每公里油耗0.08升,他们预计行驶350公里。用近似数估算一下他们需要多少升汽油?
  4. 烹饪:王老师要为学生们做蛋糕,需要2.5千克面粉和1.2千克糖。用近似数估算一下她大约需要多少千克的材料?

综合应用二

  1. 面包店:一家面包店每天大约能卖出1000个面包,每个面包的价格约为5元。请问这家面包店每天大约能收入多少钱?
  2. 图书馆:图书馆里有5000本书,大约有1/5的书是故事书,请问图书馆里有大约多少本故事书?
  3. 建筑工地:一个建筑工地要建造一栋30层的楼房,每层楼高约为3米,请问这栋楼房大约高多少米?

综合应用三

  1. 滑梯高度:假设滑梯高度约为2米,可以用近似数2米来表示。
  2. 秋千摆动周期:假设秋千摆动周期约为3秒,可以用近似数3秒来表示。
  3. 沙坑面积:假设沙坑面积约为10平方米,可以用近似数10平方米来表示。

综合应用四

张阿姨家想买一台洗衣机,某品牌洗衣机标价2300元,商店做促销活动,打八折出售。请问张阿姨实际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到这台洗衣机?

解题思路:
先算出打八折后的价格,再用标价减去打折后的价格,就是实际要花多少钱。

实际价格=标价×打折率=2300元×0.8=1840元

张阿姨实际要花1840元才能买到这台洗衣机。

综合应用五

  1. 货物运输:一辆货车装载了5.2吨货物,如果每箱货物重0.8吨,大约可以装多少箱?
  2. 运动会:学校运动会,小明跑了100米,小华跑了98.5米,他们两人跑了多少米?
  3. 购物:妈妈去超市买了一袋米,重2.5千克,还买了一袋面,重1.2千克,一共买了多少千克的米和面?
  4. 修路:工人们要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865米,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注意事项

  1. 注意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等。
  2. 注意取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取舍方法,如四舍五入法、截断法等。
  3. 注意精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精度,如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等。

常见错误

  1. 舍入误差:四舍五入时,末尾数字小于5,舍去会造成误差。
  2. 计算错误:运算过程中的错误,例如加减乘除操作错误。
  3. 单位换算错误:单位换算错误,例如将米换算成千米时,忘记乘以1000。

考试指引

  1. 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理解题意,弄清问题类型。
  2. 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步骤:并进行合理的运算。
  3. 合理估算:利用近似数进行估算,判断答案是否合理。
  4. 避免出现明显的错误:提高答题效率。

课堂小结

  1. 近似数的意义: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近似数。
  2. 近似数的表达方式:掌握四舍五入法和截断法两种表达方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3. 近似数的应用:学会使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