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东话,究竟是“白话”还是“粤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东话,究竟是“白话”还是“粤语”?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2200453075056575

广东话,究竟是“白话”还是“粤语”?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对广东话感兴趣的朋友们。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白话”和“粤语”这两个称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承载着岭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两个称呼的异同,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广东话的文化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接触到广东话。从经典的港片里那些充满江湖气息的对白,到大街小巷中播放的动感粤语歌,广东话以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关注。无论是周润发在《英雄本色》里那句豪情万丈的 “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还是 Beyond 乐队那首激励无数人的《海阔天空》中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广东话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烙印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
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时,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人称其为白话,有人则叫它粤语。这两个称呼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广东话究竟叫白话还是粤语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寻这背后的奥秘。

一、“白话” 与 “粤语” 概念剖析

白话的含义与范畴

白话,从广义上来说,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言的一种通俗语言的统称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在古代,文言文是官方和书面的主要语言,而白话则更贴近百姓的日常口语,通俗易懂。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的白话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除了两广地区的白话,还有苏白(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白话)、京白(以北京话为基础的白话)等。这些白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在两广粤语区,白话则狭义地指粤语 。不过,即便在这个范围内,白话也并非完全一致。广西白话和广东白话就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梧州白话被认为是广西最正宗的白话之一,与广州话差别不大,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广东一些地方的白话更纯正。而南宁白话、玉林白话、北海白话等,虽然也是粤语的分支,但在发音、用词和语法上与广州话有较大区别,被一些人称为 “土白话”。比如,玉林白话属于勾漏粤语,有土著民族的语音,又融入了中原汉语的语法,与广州话差别较大,广州人听玉林白话,可能十句只能听懂两句半 。

粤语的定义与特点

粤语,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粤方言 。它有着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是岭南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粤语的形成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受到古汉语、百越语以及其他外来语言的影响 。

在语音方面,粤语的声调丰富,有九个声调和两个变调,这使得粤语听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感。朗诵古诗时,用粤语往往更加上口和押韵,像杜甫的《春望》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中的 “深”“心”“金”“簪” 四字,粤语音同韵,而现代汉语却不同韵 。

在词汇上,粤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如 “食”(吃)、“行”(走)、“走”(跑)、“着”(穿)等。同时,粤语还吸收了许多外来语,尤其是在近现代,随着对外交流的频繁,大量英语词汇融入粤语,如 “波”(ball,球)、“呔”(tire,车胎)、“的士”(taxi,出租车)等 。

粤语的语法也有其独特之处,比如词语结构特殊,名词重叠成分多,像 “口多多”(多嘴)、“心思思”(心想)等;喜欢倒装,把 “要紧” 说成 “紧要”,“客人” 说成 “人客” ;语法顺序也与普通话有所不同,普通话说 “我给你送礼物”,粤语习惯说 “我送你礼物俾你” 。

二、两者关系解读

同源关系

在两广地区,白话和粤语所指基本相同,都源自古代岭南地区的语言 ,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发展演变。从语音上看,它们都有较为复杂的声调系统,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这使得它们在发音上有相似的韵律感。比如在广州话和梧州白话中,“一”“六”“七” 等字的发音都带有明显的入声特征 。在词汇方面,都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如 “企”(站)、“畀”(给)等,同时也有一些相同的方言词汇,如 “靓”(漂亮)、“冇”(没有)等 。语法上,都有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特殊句式,如 “先” 字后置,普通话说 “你先走”,粤语和白话会说 “你行先” 。

细微差别

虽然白话和粤语在两广地区所指基本相同,但在一些语境下,它们仍存在细微差别。“白话” 一词更强调其口语化、通俗易懂的特点,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表达 。在广西的一些地区,人们习惯将自己日常说的方言称为白话,这种称呼更能体现其作为地方日常用语的亲切和自然 。而 “粤语” 作为一个学术名称,更具系统性和规范性,常用于语言学研究、学术讨论等场合 。在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涉及到对这种方言的研究时,通常会使用 “粤语” 这一术语 。

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两者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在个别字词的发音上,白话和粤语可能会有所不同。广州话中 “我” 发音为 “ngo”,而在一些地方的白话中,发音可能更接近 “ngai” 。在用词习惯上,也有一些差异。广州话中说 “食饭”,而在某些白话地区,可能会说 “吃饭” 。不过,这些差别并不影响它们在本质上的同源关系和相互理解 。

三、名称使用差异原因

地域因素

在广东,不同地区对广东话的称呼习惯存在差异。广州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于将这种方言称为白话 。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你能听到人们自然地用白话交流,从日常的买菜砍价,到邻里间的闲聊家常,白话无处不在。在菜市场,你会听到摊主热情地招呼:“靓仔靓女,今日嘅菜好新鲜啊,过嚟睇下啦!” 这种称呼方式,体现了白话作为当地日常用语的亲切和自然,它已经深深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象征 。

而在香港、澳门地区,由于历史和文化的特殊背景,人们更多地称其为广东话或粤语 。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粤语作为主要的交流语言,与英语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港式粤语 。在香港的影视剧中,常常能听到主角们自信地说着 “我哋香港人,最钟意讲广东话啦!” 这种称呼方式,既体现了对自身地域文化的认同,也反映了香港与广东地区在文化上的紧密联系 。澳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粤语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与葡萄牙语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

在广东的其他地区,如茂名、湛江等地,由于语言融合和交流的影响,人们对广东话的称呼也存在差异 。这些地区的方言与广州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一定的区别,有些地方的人会将自己所说的方言称为白话,以强调其与广州话的不同 。茂名的一些方言中,保留了更多的古汉语词汇和独特的发音方式,当地人在交流中会说:“我哋讲嘅白话,同广州嘅白话有啲唔一样嘅。” 这种地域差异导致的称呼不同,反映了广东话在不同地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文化因素

从文化角度来看,白话和粤语这两个称呼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白话” 一词更贴近生活,口语化的特点使其更能体现粤语的通俗性和大众性 。在民间的各种场合,如家庭聚会、街头巷尾的闲聊,白话都是人们最常用的语言 。在广东的一些传统村落中,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用白话讲述着家族的故事、村里的趣事,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交流方式,让白话成为了传承民间文化和情感的重要载体 。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和歌谣,都是通过白话口口相传,代代延续 。

而 “粤语” 这个称呼则更具文化底蕴和学术性,它代表着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身份和语言体系 。在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领域,“粤语” 这个术语被广泛使用 。在研究岭南文化的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粤语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许多古代的诗词、文献,以及现代的文学作品,都是用粤语创作或记录的,这些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岭南文化内涵,通过对粤语的研究和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岭南文化的精髓 。在语言学研究中,粤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也为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 。

四、总结

白话和粤语,本质上是同一种方言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称呼 。它们的根源相同,都承载着岭南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虽然在地域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它们在称呼和使用上存在一些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它们作为岭南文化重要载体的地位 。

无论是白话还是粤语,都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在全球化和普通话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更应重视和保护这一独特的方言文化 。通过传承粤语文化,我们不仅能让后代了解岭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更能丰富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白话和粤语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