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膜瘤的分类、症状、检查方法及放射治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膜瘤的分类、症状、检查方法及放射治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40614/wap-content-1635031.html

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的脑肿瘤,大多数为良性。本文将详细介绍脑膜瘤的分类、症状、检查方法、鉴别诊断以及放射治疗方法。

在人的颅骨与大脑组织之间,有三层膜,从外到内依次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合称脑膜。脑膜瘤就是一种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的脑肿瘤,好发于大脑半球的凸面、颅底和鞍旁区域等部位,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的,仅3%为恶性脑膜瘤。


人体脑膜(图片来源百度)

脑膜瘤的分类

根据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将脑膜瘤分为三级:

  1. 良性脑膜瘤(WHO l级):占所有脑膜瘤的65%~80%,生存期最长,侵袭性低,复发率低,组织分化良好,生长缓慢,多能通过手术完全切除肿瘤,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 非典型脑膜瘤(WHO ll级):占所有脑膜瘤的20%~35%,侵袭性和复发率介于良、恶性脑膜瘤之间,5年复发率达40%。

  3. 间变型或恶性脑膜瘤(WHO Ⅲ级):占所有脑膜瘤的<3%,生存期最短,5年复发率可达80%。

脑膜瘤的症状

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症状

头痛:任何部位的脑膜瘤都可能引起头痛,这是由于肿瘤增大压迫或侵蚀周围脑组织或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

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随着肿瘤体积增大,最终会导致颅内压升高,但由于脑膜瘤一般生长缓慢,所以出现颅内压升高的比率比神经胶质瘤要低。

复视或瞳孔大小不等:颅内压增高压迫第三对脑神经(动眼神经)或第六对脑神经(滑车神经),致其麻痹,影响眼球运动及瞳孔调节。

脑膜瘤如何检查

  1.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脑膜瘤的重要依据,可提示肿瘤附着于脑膜并且沿着脑膜生长等情况,以及判断肿瘤是否将重要血管神经包裹等情况。

  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检查能够显示肿瘤是否存在钙化、有无颅骨增生或破坏,对MRI是一个良好的补充,有助于制定手术计划。

  3. 活检:脑膜瘤通常主张尽可能全切除,如果患者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全麻手术,必要时还可进行肿瘤活检以明确肿瘤的病理分型

  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显示肿瘤的血液供应状况。

如何鉴别

  1. 血管外皮瘤

瘤体多不规则、有分叶,易坏死囊变,血管造影显示血供丰富;而脑膜瘤瘤体一般为圆形或椭圆、不分叶,不出现坏死囊变,病程进展缓慢。

  1. 胶质瘤

表现与脑膜瘤相似,也可出现头痛、视觉障碍、肿瘤压迫颅内组织所致的相应症状,但胶质瘤病程短,脑膜瘤病程较长。可利用病理活检和脑血管造影进行鉴别。

  1. 垂体瘤

早期也可有头痛,视觉障碍等症状,但其典型症状是垂体分泌的激素出现异常,可表现为激素分泌过多,如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肢端肥大;也可出现激素分泌过少,如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闭经(女性)、阳痿(男性)。而脑膜瘤一般不出现内分泌异常,可进行鉴别。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破坏脑膜瘤细胞,降低脑膜瘤复发的风险。放射治疗使用大型仪器,向肿瘤细胞发出高能量的射线。随着放射治疗的进展,已经能够在增加脑膜瘤的放射线剂量的同时减少对健康组织的辐射。

重要功能区的颅底脑膜瘤及年老体弱不适合脑外科手术的患者可采用单纯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

根据肿瘤的分级和手术的切除程度,以下情况需要采取术后放射治疗:

  • WHO I级脑膜瘤:在肿瘤次全切除(不完全切除)后常考虑放射治疗。

  • WHO II级脑膜瘤:可能表现不一,而且在全切除后是否进行放疗尚无标准。不完全切除的II级肿瘤应进行放射治疗。

  • WHO III级脑膜瘤:不论切除程度如何,均需要术后常规放疗,这是因为这些高级别肿瘤局部复发率的比例较高。

本文原文来自cn-healthcare.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