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CSEF西安举办“工业软件国产化,路在何方?”观点论坛
CCF YOCSEF西安举办“工业软件国产化,路在何方?”观点论坛
2024年11月14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 YOCSEF西安学术委员会承办的“工业软件国产化,路在何方?”观点论坛在西安理工大学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东北大学、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统信软件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陕西省工信厅、西安市科技局等政府部门代表,共同探讨工业软件国产化的发展路径、技术瓶颈和市场机遇等关键问题。
CCF YOCSEF西安学术委员赵丹、贾阳主持论坛
论坛分为引导发言和思辨环节。在引导发言环节,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陈恺研究员以《工业软件国产化:现状、机遇与挑战》为题,指出我国在工业软件领域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反编译器等安全分析工具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他强调,虽然技术发展过程漫长,但AI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陈恺做引导发言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王莹教授则聚焦《跨平台生态共建:软件供应链智能迁移技术初探》,分享了HarmonyOS NEXT软件供应链移植的相关研究工作。她指出,通过智能化迁移工具平台可以大幅降低软件迁移的工作量,同时借助大模型生成能力,可以进一步优化软件适配过程。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王莹做引导发言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袁园则从市场角度分析了工业设计软件的国产化发展路径。他指出,在三维设计领域,国产化替代率已达到95%,但在仿真领域仍面临较大挑战。未来,工业软件的发展需要注重全产业链的生态建设,特别是在信创市场和教育领域的布局。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事业部西北大区袁园做引导发言
在思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三个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 工业软件国产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市场还是政策?如何助推?
-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是工业软件国产化发展的关键。政策引领方向,市场激发活力,两者相辅相成。
- 企业自身的自驱力同样重要,特别是在信创领域,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 国产化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如何协同破局?
- 需要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高校和科研院所应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企业应及时反馈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的双向互动。
- 数据兼容性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统一标准,打破行业壁垒,特别是在军工等特殊领域,应逐步开放,实现军民融合。
- 促进国产工业软件的快速发展,"开源"是否是条捷径?
- 开源可以为工业软件发展提供抢占标准的机会,但开源氛围的营造和知识产权保护同样重要。
- 开源应结合自身优势和路径,既要借鉴信创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领域的经验,又要注重自主可控。
论坛合影
本次论坛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工业软件国产化方面的研发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推动工业软件的信创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快速发展,工业软件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其国产化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