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稀土:现代工业“维生素”,供需格局重塑下的投资机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稀土:现代工业“维生素”,供需格局重塑下的投资机遇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5054245096/310917517?_ugc_source=ugcbaiducard&md5__1038=GqAhYIxGxUxfrxBTz7eGQ3RBtDgD7upHnhD

稀土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战略矿产资源,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本文将从稀土的基本情况、储备开采、供需情况、价格波动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稀土行业的现状及未来走向,探究其投资价值。

稀土情况概述

稀土元素由17种元素构成,包括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到71的15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Sc)和钇(Y)。根据稀土元素不同性质的特征,这17种稀土元素通常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从具体存在形式看,稀土矿主要有独居石矿、氟碳铈矿、磷钇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和磷灰石矿等。

从资源端分布来看,根据USGS数据,2023年全球稀土资源总量为1.1亿吨,其中中国储量4400万吨,占比达到40%;越南储量约为2200万吨,占比20%;巴西储量2100吨,占比19%。资源储量分布较为集中,CR5占比超90%。

从产量分布来看,我国为最大的稀土生产国,2023年我国产量占比达到69%,美国、缅甸、澳大利亚产量占比分别达到12%、11%、5%。

稀土行业涵盖稀土的开采、冶炼分离、深度加工以及应用等环节。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低,但因为可开采矿床中的含量低、分布散,导致规模化工业开采难度大;同时稀土矿往往伴生有铀、钍等天然放射性元素,导致稀土开采加工过程需要面对复杂的流程,处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海外稀土矿供应增长缓慢。在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下,稀土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已成为国家战略金属。中国政府极度重视稀土资源的战略价值,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以规范稀土行业的发展,涵盖资源整合、环保要求以及出口管制等方面。

稀土供给分析

国内情况

中国稀土行业在过去十几年经历了从无序到集团化管控的转变,实现了从六大稀土集团到南北两大集团的格局重塑。这一过程始于2011年国务院提出建立规范有序的稀土行业格局,推动了行业的整合。

  • 六大稀土集团的形成:2015年,随着稀土出口配额和关税的取消,中铝公司、北方稀土等六大集团基本完成了对稀土资源的整合,形成了主导产业的格局。
  • 中国稀土集团的成立:2021年,中国稀土集团成立,整合了中国铝业集团、中国五矿集团等央企的稀土资源,进一步优化了行业格局。
  • 南北大集团格局:2023年,中国稀土集团与厦门钨业和广晟集团的合作,将广东稀土集团的股权划转至中国稀土集团,标志着稀土供给端的重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南北两大集团的格局。这一系列整合动作加强了对稀土资源的管控,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稀土产业已经进入供需有序的发展阶段,稀土资源整合持续推进,供给集中度提高。

从稀土配额数量来看,中重稀土指标约束持续,供给刚性更强。就2024年第一、二批稀土开采指标来看:


就2024年第一、二批稀土开采指标来看:中重稀土配额维持不变,轻稀土矿增速放缓,供给集中度继续提升:


国际情况

海外资源方面,稀土资源禀赋不差,但整体产业链不完备。2023年除中国外的海外国家稀土储量合计约6600万吨,越南、巴西、俄罗斯分别拥有2200万吨、2100万吨和1000万吨的稀土储量,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地亦蕴含着丰富的稀土资源(另外缅甸、马达加斯加等国由于政治局势和资源禀赋复杂无法统计)。但总体来看,海外60%的稀土储量却仅贡献了30%左右的产量,可见实际开发程度较低。从产业链覆盖来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稀土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国家,美国、澳大利亚、缅甸、越南等国家仅具备部分环节的生产和商业开发能力。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矿山短期均难见增量,部分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资本开支也更多在冶炼分离而非矿山探采上面,在价格低位运行且成本有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海外稀土供应增长面临较大挑战。

目前海外的在产稀土矿主要为美国Moutain Pass、澳大利亚Lynas、缅甸稀土矿,近年供给基本稳定。USGS数据显示2023年海外稀土矿产量11万吨,占比约31%,主要由美国(4.3万吨,12%)、澳大利亚(1.8万吨、5%)贡献,其中在产的大型矿山主要为美国的Moutain Pass和澳大利亚的Lynas,两座矿山2023年合计产量约5.8万吨。

需求端增长分析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中国、欧洲和美国政策支持下,电动车产销量持续增长。中国目标2030年新能源车比例达40%,全球销量预计2026年超2400万辆。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核心部件,每辆电动车需钕铁硼5kg,预计氧化镨钕需求将达4.4万吨。

电机设备更新

永磁工业电机因节能高效受政策支持,市场占比快速提升。中国目标2023年高效节能电机超20%,2025年达70%。预计2026年,中国工业电机对氧化镨钕需求超1.4万吨。

空调、电梯更新

国家提高空调能耗标准,全球变频空调需求增长,预计2026年氧化镨钕消费量达1万吨;同时,国内电梯存量更新需求增加,预计2024年替换需求新增约1500吨,若全部80万台电梯替换,需求近0.5万吨。

机器人发展

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为稀土需求提供新的增长点,马斯克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数量可能达100亿至200亿个。2035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若达到400万台,磁材需求可能增至1.8万吨。

由新能源汽车带来的稀土需求基本盘增长稳健,并且由人形机器人和节能电机等,在不考虑人形机器人放量的情形下,22-26年钕铁硼总需求复合增速预计有望达到14%。

需求端看,在“万物电驱”的时代背景下,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长期需求前景十分广阔。短期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设备更新换代以及消费品的以旧换新政策将继续推动需求增长。然而,供应端相对固定,预计稀土供需将逐渐紧张。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和应用前景保持不变,支持行业发展的基本面也未改变,稀土行业仍将保持中长期的高景气度。

相关上市公司对比分析

公司基本面

  • 北方稀土:专注于轻稀土的开采、冶炼分离和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电子产品等领域。通常拥有较为稳定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反映出其在轻稀土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作为轻稀土的主要生产商,对市场价格和供给有较大影响力。
  • 中国稀土:专注于中重稀土的开采和冶炼,产品多用于军事、航空、高端制造业等高精尖领域。财务表现稳健,但规模相对较小,增长速度可能较北方稀土慢。在中重稀土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产品质量和应用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资源储备

  • 北方稀土:主要稀土资源集中于内蒙古白云鄂博等地区,轻稀土储量丰富。轻稀土资源质量高,适合用于新能源和高科技领域。
  • 中国稀土:中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江西、广东等省份。中重稀土因其稀缺性和在特定领域的重要性,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

发展战略

  • 北方稀土:致力于稀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深加工,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寻求全球合作和供应链多元化。
  • 中国稀土:专注于中重稀土的高端应用开发,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预期将获得中国稀土集团的进一步资源支持和整合,增强整体竞争力。

市场表现

  • 北方稀土:股价相对稳定,受行业周期和政策影响较大。由于其市场领导地位,投资者对北方稀土的信心较高。
  • 中国稀土:股价波动可能较大,受中重稀土市场供需变化影响。投资者对中国稀土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其在高端应用领域的潜力。

行业重组规划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国家对稀土行业的管理趋于严格,旨在保护资源和环境,同时确保供应链安全。预期中国稀土集团将进一步整合旗下资源,提升行业集中度,增强国际竞争力。

结论

鉴于稀土行业的周期性和政策敏感性,建议投资者在稀土板块内进行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稀土行业的长期增长潜力较大,建议投资者采取长期投资策略,关注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密切关注国家关于稀土行业的政策变化,以及全球稀土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适量配置稀土相关股票,不建议过度集中投资于单一股票或行业。定期评估投资组合的表现和市场情况,适时调整投资策略。

行业重组预期

中国稀土集团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中国稀土约40%的股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稀土集团的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国资委持有中国稀土集团31.21%的股份,间接持有中国稀土约12.5%的股权。

中国稀土作为中国稀土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背靠中国稀土集团,后者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和冶炼分离产能。中国稀土集团通过无偿划转成为公司实控人,表明集团对公司的控制力度较强。

中国稀土的股东结构以中国稀土集团为主导,体现了公司在稀土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和集团对其的重视。股东背景为中国稀土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和战略支持。

央国企承担国家资源保障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政策倾斜扶持下有色央国企的资源扩张、新材料突破、并购重组整合带来增长预期,具备较好成长性。央国企考核指标不断升级,“一利五率”下有色央国企盈利能力的增强、费用控制的提升、资产结构的改善将带来经营质量提升和业绩增长。随着央国企市值管理加强,有色央国企分红派息提升投资回报,大股东优质矿山资源资产注入节奏预期加快,估值有望扩张。最富想象力的还是中国稀土,能贯穿整个牛市并购重组预期、成长资源整合预期的也非他莫属了!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也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