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泳动作协调的秘密
自由泳动作协调的秘密
自由泳的三个主要动作——划水、打腿、身体侧转,配合得越丝滑顺畅,游起来就越轻松高效。那些所谓的发力技巧,其实都是动作之间配合的技巧。动作配合得当,力量输出就会连续,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从运动发力的本质来看,旋转画圆是关键。比如掷铅球时的转体、转髋、转臂,打羽毛球时的转体、转肩、转臂、甩腕,还有自由泳里的转髋、转体、转臂。
旋转在运动中有两个关键作用:一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旋转逐渐加速发力;二是通过多级旋转累积力量,让力量在末端爆发。简单来说,一是最大化地运用全身力量,二是最快地完成整套动作。
掌握这些发力技巧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感悟。当你通过大量练习体会到动作配合协调得当时,那种得心应手的畅快感会让你欲罢不能。在保持这种感觉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动作,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动作节奏。
理解动作的先后顺序
不同水平的自由泳泳者对动作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以划水、打腿、身体侧转这三个主要动作的先后顺序为例:
初学者:划水第一,打腿第二,身体侧转第三。因为初学时追求速度,动力最重要。
有一定水平的泳者:打腿第一,划水第二,身体侧转第三。因为解决了腿下沉的问题后,打腿的作用从辅助平衡上升到了提供推进力。
更高水平的泳者:身体侧转第一,打腿第二,划水第三。因为掌握了核心力量的运用,身体姿态好了,平衡自然就解决了,打腿的作用进一步提升。
这里并不是说哪个动作顺序更正确,而是不同学习阶段的泳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会。不必强求自己按照更高水平的动作顺序来,但要理解为什么更高水平的动作顺序是那样的,这样才能在遇到技术瓶颈时找到努力的方向。
自由泳打腿水平的进步
自由泳打腿水平提高的标志是:你甚至忘记了自己在打腿,但腿却一直在轻松地打着,就像一个配合默契的乐队,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节奏里做好自己的事。
发现和改进动作的一个经验是感受哪里的肌肉酸痛。比如刚练习打腿时,膝盖不舒服,说明打腿动作不对,只顾甩小腿了,没有遵循大腿带动小腿的原则。
练习到一定阶段后,腿突然可以轻松放松下来,不紧绷了,这时髋转带动大腿,大腿带动小腿,打腿水平又提升了。再经过一段时间,游完泳后觉得屁股酸酸的,说明掌握了臀部肌肉带动打腿的感觉,为稳髋提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一定阶段,打腿不需要刻意主动进行,也不需要想着如何与划水配合。它会随着身体侧转和划水动作,自发地进行,有时二次腿,有时四次腿,有时六次腿,根据速度需要随意切换。
自由泳游进过程中的旋转
从旋转发力的角度来看,自由泳的三个主要动作是这样配合的:身体核心力量先发力,准备身体侧转但还没侧转时,划水动作正在抱水,打腿动作正在上抬蓄力。
身体侧转开始时,划水动作完成抱水进入推水,打腿动作已经完成蓄力。在身体侧转时,臀大肌稍微紧张一下,力量传导到腿上,臀部和大腿发力带动打腿,脚背抽打水后,加速身体侧转,划水动作趁机加速推水。
整个动作过程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先是身体核心力量要旋转身体,接着手臂内旋抱水,然后腰扭转臀,臀再扭转腿,小臂再扭转与大臂成夹角,形成臂弯推水。推水时,肩背肌肉与大臂配合,加速推水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长游时旋转可以显著提高发力效果,但在短冲竞速时,旋转更多地表现为内在的力量传递,而非外在的身体部位的旋转。
所以,稳髋是加快划频短冲的必要条件。如果稳髋不够,很容易因为划频加快而使力量旋转传递失去连续性,节奏变得忙乱。
自由泳的进阶之路,就是从生疏到丝滑的过程。当你掌握了动作的先后顺序、打腿的自然感和旋转发力的技巧后,自由泳就会变得轻松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