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梁云焘:汉字是多维函数文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梁云焘:汉字是多维函数文字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26/14/75482371_1147672712.shtml

汉字,又称中文、汉文、华文、中国字,形称方块字,是为专属记录汉语创造的文字。是华夏民族造字智慧的结晶。


姜子牙钓鱼台

每一个汉字是字形、字音、字象、字函、字意、字理、字熵等的多维(不至于七维)函数。

汉字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独一无二的多维函数文字。

汉字的造字思想基础是对自然、社会和中华先民活动的客观认知。

汉字包含自然、社会和人类三大律理。汉字是中华民族先民依据自然、社会和人类三大律理创造出来的。

汉字是能态和生命力非常强大的的文字。

汉字具有非常强大的印象能力、单音能力、同化能力。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化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

汉字为华夏先民发明创制且依需依用逐步改进,是维系汉族和使用汉字的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的各方言区,进行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统一的文字纽带。

汉字是华夏先民依据自然、社会和人类三大律理创造出来的

汉字起源有8种说法,即结绳说、刻契说、刻划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图画说、标记说、仓颉造字说。

本文的观点主张仓颉造字说。汉字的起源是多样化的,共同特征是划符、画符做记号。所谓仓颉造字无非是以仓颉为代表,把各地的常用划法、划符加以收集,再完善、提高和统一,约定俗成,加以颁布,形成最初的文字。

中国考古学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且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划符、刻符文物。贾湖刻符经C14物理测定,距今约7762年历史;七千年前的双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遗址刻符、连字成句的庄桥坟遗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号、尧舜时代的陶寺遗址失文等。早期的刻划符号与骨刻文就是丰富的文字萌芽载体。以上考古发现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线索,也可能是各地划符萌芽文字发展的不同源流。

汉字的造字思想:以自然、社会律理和人的活动为基础,从自然表象、社会形象和人的身思等方面形象的提炼出简单的笔划,再以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旁类、义理等手法,对语言对象用单音节逐一对应进行笔划组合造字,约定统一字形、字音和字意,再令行民众和社会使用。

汉字造字程序:事物→语称→造字→赋音→确意→缔定→审定→颁用。

汉字一般具有事物、汉字、读音、意思等一一对应关系。

汉字的造字法是华夏先民依据自然、社会和人类三大律理,采用一定数量的规律性的笔划组合而造字的结构组合方法。

汉字的读音是华夏先民依据自然、社会和人类三大律理,结合当地人类对事物原始的称呼口音统一赋予汉字的。当然,方言读音有一定的差异。同一汉字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地,读音是不一样的,意思却是相同的。

汉字造字法一般有八种,通称“八书”,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及旁类、义理等造字法。

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独树一帜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

汉字的精髓在于直接来自于客观事物和华夏先民认知的完美提炼。

汉字具有方正、形美、单音、易识、易懂、形象、直观、函多、意专、熵高、符短、易排等特点。

橄榄玄武岩质无球粒陨石

汉字是多维函数文字。汉字包括字形、字音、字象、字函、字意、字理、字熵等的多维(不至于七维)要素。

字形,指的是每一个汉字具有的笔划构造。

字音,指的是每一个汉字汉语言律理读音。

字象,指的是每一个汉字外在的整体形象。

字函,指的是每一个汉字包含意义的多少。

字意,指的是每一个汉字本身具有的意义。(包括多重意义和引申意义)

字理,指的是每一个汉字造字的基本道理。

字熵,指的是每一个汉字所携带的信息量。(信息量与字熵成正比)

汉字所具有的自然、社会和人类三大律理,通过汉字的字形、字音、字象、字函、字意、字理、字熵等的多维(不至于七维)函数表现出来。

汉字具有七项能态,即字形能态、字音能态、字象能态、字函能态、字意能态、字理能态、字熵能态。

汉字的能态是汉字永远不灭的力量。

汉字的辉煌影响

汉字是中华民族承载文化的重要文字工具,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汉字书籍浩如烟海。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法定的官方正式文书的系统,因而汉文化在历史上对周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

汉字的第一次辉煌是秦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帝国时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文字革命,将原来战国七雄的文字,由丞相李斯主持,从在字体、字义和字音等方面优化统一,皇昭全国通用,文字文化通行天下,解放了生产力,促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

汉字的第二次辉煌是汉末魏晋南北朝时代,汉字的书写由繁复到简化的革命。即由小篆、隶属、楷书到正楷的革命。正楷化的汉字书写方法,使汉字的辨识和交流出现了革命化的方便。为汉字的广泛传播打开了国际化的大门。

汉字的第三次辉煌是对中国周边国家文字和文化的传播和同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直交接果是以汉字、汉文化为纽带,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汉文化国家圈。

公元1世纪汉字就传入了越南,越南语言也曾完全使用汉字做为书写用文字,并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喃字,但是由于喃字书写不便,汉字仍是主要的书写方式。十世纪以前的越南是中国王朝的郡县。秦、汉、隋、唐莫不在此设官统辖,因而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越南独立后,无论是社会上层人士的交往,还是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文学创作,均以汉字为书写工具。

公元3世纪初,汉字广泛传入了朝鲜半岛,朝鲜语或韩语都曾经完全使用汉字来书写。相传朝鲜新罗时期散文家、学者薛聪,在运用汉字时发明了吏读,把朝鲜语用同音或同义的汉字来表示。由于有不少发音都没有对应的汉字,所以朝鲜半岛的民众又运用组字法,把两个或多个汉字合组成为一个新的吏读字。相传后来的契丹文就是受到朝鲜吏读字的影响。此外朝鲜半岛尚有乡札、口诀、民谣等以汉字表记朝鲜语的方法。

汉字于公元3世纪经朝鲜半岛通过社会交往,辗转传入日本列岛。日本文字的创制是由学者吉备真北和弘法大师(空海)来完成的。他们俩人均曾长期留学并侨居中国唐朝,对汉字有很深的学习和研究。吉备真北根据标音汉字楷体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 弘法大师采用汉字草体创造日文“平假名”。尽管自十世纪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汉字的使用却并未因此而废止。日本除从中文中使用传入的汉字外,还创造和简化了一些汉字。现在,已属世界发达国家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1000多个汉字。其中,在2010年日本国家重新制定并公布的日语常用汉字表中,共收录了2136个汉字。


大唐御林军雕像

在古代的日本、朝鲜、安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官方正式文书的系统,因而汉文化在历史上对周边文化、文明的传播、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汉字汉文化造就了东方国家的汉文化圈,对当时中国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利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汉字遭遇的委屈

汉字的兴盛与中国的国运息息相关。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力日趋衰微,西方列强多方侵略中国和中国周边国家,汉字在国际国内也遭受了极大地摧残和委屈。

越南在法国殖民时期,官方和社会教育改用法语,不用汉字。民间仍然在使用汉字。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废除汉字,使用了称为“国语字”的拼音文字。从此,越南文就看不到汉字的痕迹了。


姜子牙钓鱼台印石

1443年,朝鲜王朝世宗大王颁布《训民正音》,发明了谚文,其与汉字一起使用,但当中有不少部件仍然有昔日更读字的痕迹。后来,韩国虽禁止在正式场合使用汉字,并停止了在中小学教材中教授汉字,不过汉字在韩国民间仍在继续使用,且可以按照个人习惯书写,但是现今能写一笔漂亮汉字的韩国人越来越少。由于朝鲜语或韩语中使用了大量的汉字词汇,并且重音现象较多,所以在需要严谨表达的场合时仍然会使用汉字。虽然在通常情况下人名、公司机构名称等均使用韩文书写,不过大多数的人名、公司机构均 有其对应的汉字名称,以便分清名称的具体含义。但是从2011年开始,韩国李明博政府已经决定将汉字重新纳入韩国中小学教材的课程之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于1948年废除了汉字,仅象征性的保留了十几个汉字。

20世纪,中华民国初年,曾经有过一场关于汉字存废的大讨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刚接触初期,因汉字的深奥、麻烦、复杂、难学,将中国的落后归咎于汉字,胡适、陈独秀、瞿秋白、鲁讯等这些中国文化界的先驱,旗帜鲜明地表示要消灭汉字,直到后来,还有大批的文人如郭沫若、吴玉章等一大批文人学者,主张也要消灭汉字。民国初年,认为汉字难学那些知名人士,主张废除汉字改用拉丁文字。然而,在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等认识汉字价值的知名人士的积极奔走争取下,国民政府明察秋毫,中国汉字得以保留。

那个时候,这些文化学者还没有认识到汉语独特的语法结构及其魅力,也没有现代科技应用来比较象形的展示汉字与拉丁文表音字之间的优劣差别。在21世纪的今天,国人已经充分领略到了汉字的独特之处和魅力,还再有中国人怀疑汉字难学,就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了。


方山蔷薇

事实证明,汉字不仅延续了中华文化的传承,还在现代科技中展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电脑应用曾一度威胁到汉字的地位。电脑键盘输入设计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在汉字输入法空白的情况下,汉字输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甚至有人提议废除汉字以适应电脑操作,所幸国人电脑汉字输入法逐渐成熟,让汉字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再次焕发了新的生机。

汉字是人工智能时代最佳信息载体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汉字转码编程困难的状况得到了彻底地扭转。AI时代已无需逐字符输入,汉字竟然成为书写代码的利器。DeepSeek体系正是利用汉语特有的组合优势,用350个汉字就能完成了庞大的参数运算,展现了惊人的简练性和高效性。

相反,西方国家在AI模型中的词汇量非常庞大,字节容量成倍增长,使得服务器负荷剧增。牛津词典每年收录的新词会不断增加,存储芯片硬件必然增加。而用汉语简单精炼的组合,能够使AI系统硬件和软件负荷降低,能耗也低,工作效率更高,学习成本自然降低。在这个大背景下,DeepSeek系统敢于公开基本算法,必有实力自信,底气令人佩服。


书法家于右任雕像

总之,汉字的精准性和简明性,使其在全球人工智能AI领域中占据了独特的文字信息载体优势,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汉字相对于拉丁字母应用优势一目了然,不争自明。随着信息爆炸的趋势,汉字以其独有卓越的简明性,必为全球AI的发展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可以说,汉字优配了科技的高效,科技诠释了汉字的伟大。

汉字具有的无与伦比的自然、社会和人类三大律理,汉字所具有的字形、字音、字象、字函、字意、字理、字熵等的多维文字(不至于七维)函数要素,决定了汉字的价值永远是独树一帜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