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京沪社保缴费基数出炉:上限、下限双双上调,涨幅几何?
2025年京沪社保缴费基数出炉:上限、下限双双上调,涨幅几何?
随着2025年社保缴费年度的到来,全国各省市陆续公布了新的社保缴费基数。其中,北京和上海作为一线城市,其社保缴费基数的变化备受关注。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普通劳动者的每月收入和退休后的养老金,还关系到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和医保费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有哪些变化。
在2024年7月31日,北京和上海社保部门已经公布了2025年度的社保缴费基数,其中缴费上限和下限都有所提升,但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变化,这将对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北京社保缴费基数调整
北京社保宣布,2025年度城镇职工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为35283元,下限为6821元。对比2024年度,上限从33891元增加了近1400元,下限从6326元增加了近500元。这意味着社保下限提升了近9%,社保上限提升了近5%。
这些指标与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缴纳比例直接挂钩。如果他们按照上限缴纳,包括失业保险费在内的总费用将达到近7400元;如果按照社保缴纳下限缴纳,包括失业保险费在内的总费用为1431.41元。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保基数是单独制定的,基数上限确定为35283元,月缴费基数下限为7057元。
上海社保缴费基数调整
上海社保宣布,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上限调整为36921元,下限调整为7384元。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纳下限为1476.8元,如包括失业保险费,缴纳下限可能要达到近1800元。对比2024年度的缴费下限7310元,上涨了74元,涨幅仅为1%。而缴费上限对比2024年度的36549元,仅上涨了372元,涨幅同样为1%。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公布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了月平均12307元,比上一年度的12696元下降了390元。这个指标在北京并未同时公布。在上海社会平均工资下降的情况下,社保基数的涨势明显放缓。而北京的社保基数则在快速追赶,现已与上海基本持平。
对不同群体的影响
对于灵活就业人士来说,这些指标具有重要的实际缴纳指导意义。因为灵活就业人士需要自费缴纳社保和医保,并且可以选择缴费档次,最低可以按照缴费下限的20%来缴纳。虽然缴费基数高意味着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可能更多,但这并不构成简单的比例关系。
对于在企业和公司上班的劳动者来说,社保部门公布的数字与自身利益关联不大。根据社保法律法规,企业必须按照合同工资数字缴纳社保,而不是按照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来缴纳。但对于高薪人士和底薪人士而言,这两个数据可能成为社保缴纳的基数。例如,在上海,如果劳动者工资只有5000元,企业也必须按照下限7384元来缴纳社保。
此外,社保基数的公布也确定了未来一年的医保缴费基数。每位民众在退休后都需要社保养老金和医保报销待遇。对于灵活就业人士来说,这两者都需要自费承担。在北京和上海,即使按照社保基数下限,每月需要缴纳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也将达到近600元。
结语
社保基数的持续上调反映了社会保障能力的增强。提醒广大劳动者,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身权益,确保在工作中依法缴纳五险一金,这是企业的法定责任,切勿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