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示屏的“刷新率”与“换帧频率”:概念区分与影响解析
LED显示屏的“刷新率”与“换帧频率”:概念区分与影响解析
在LED显示屏的技术参数中,"刷新率"和"换帧频率"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两个参数的区别及其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刷新率的概念
刷新率指的是图像每秒钟在LED显示屏上被重复显示的次数,它的单位是赫兹 (Hz)。常见的刷新率有480Hz、960Hz、1920Hz、3840Hz等。其中,3840Hz的LED显示屏通常被称为高刷,而其他较低的刷新率则被称为低刷。一般而言,单彩与双色的LED显示屏刷新率基本上都是以480Hz为主,而960Hz、1920Hz、3840Hz等较高刷新率则主要用于全彩LED显示屏。
换帧频率的概念
换帧频率指的是视频本身每秒钟组成的帧数。例如,一个视频文件如果一秒钟由24帧组成,那么24就是它的换帧频率,单位也是赫兹(Hz)。一般的视频都不会低于每秒24帧,因为帧数太低会导致图像不流畅。常见的视频帧数以30Hz、60Hz、144Hz为主。
刷新率和换帧频率的区别
简单来说,LED显示屏刷新率和换帧频率的区别主要是针对的主体不同,它们都会影响图像的显示质量。
刷新率:是针对LED显示屏本身的参数,由LED的驱动芯片决定。刷新率的高低在选择LED显示屏时可以自行选择。高刷新率的显示屏在拍摄时不会出现水波纹现象,而低刷新率的显示屏则可能会有此问题。
换帧频率:是针对视频文件的属性,在视频制作时就已经确定。换帧频率越高,图像的连续性就越好;如果换帧频率太低,画面可能会出现闪烁与抖动。
例如,如果LED显示屏的刷新率是1920Hz,而视频的换帧频率是24Hz,那么视频的每一帧画面一秒钟会被LED显示屏刷新80次(1920/24=80)。这种情况下,由于超过了人眼可感知的24次,视频播放效果会非常流畅。
总结
刷新率与换帧频率都会影响画面的显示质量。在选择LED显示屏时,建议选用3840Hz(高刷)的产品,同时确保视频的换帧频率在24帧以上,这样可以保证画面显示更加流畅,同时在拍摄时也不会出现水波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