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藤:传统中药的现代解读
海风藤:传统中药的现代解读
海风藤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主要来源于胡椒科植物风藤的干燥藤茎。它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的功效,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将详细介绍海风藤的来源、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信息。
【饮片名称】
海风藤《本草再新》
汉语拼音:Haifengteng
拉丁名:PIPERIS KADSURAE CAULIS
【药材图片】
海风藤-风藤1
海风藤-风藤2
【来源】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风藤 Piper kadsura (Choisy) Ohwi 的干燥藤茎。主产于福建、海南、浙江。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叶,晒干。本品气香,味微苦、辛。以茎条粗壮、均匀、气香者为佳。切厚片,生用。
【药性】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归肝经。
【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临床应用】
1.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为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的常用药,每与羌活、独活、当归等配伍,如蠲痹汤(《医学心悟》)。亦可入膏药方中外用。
2.跌打损伤
本品能通络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与三七、土鳖虫、红花等配伍。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6~12g。
其他用法用量参考:外用:适量。
【化学成分】
主要含细叶青蒌藤素,细叶青蒌藤烯酮,细叶青蒌藤醌醇,细叶青蒌藤酰胺,β-谷甾醇,豆甾醇及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
海风藤能对抗内毒素性休克;能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心肌缺血区的侧枝血管阻力;可降低脑干缺血区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对脑干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小鼠胚卵的着床率。酮类化合物有抗氧化作用,并拮抗血栓形成,延长凝血时间;酚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06
2.钟赣生.中药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