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什么是病耻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世界精神卫生日:什么是病耻感?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OK11O6E0514A5VQ.html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这是一个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设立的重要纪念日,旨在呼吁全球关注精神健康问题。在中国,成人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6.57%,超过三成患者存在"病耻感"。这种因患病而产生的内心耻辱体验,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阻碍了他们寻求帮助的意愿。
病耻感是什么?
病耻感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烙印",表示人身体上的某一个特征。在医学领域,它被指代为一种患者因患病而产生的内心耻辱体验,常见于精神疾病患者、癌症患者等群体。业内数据显示,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显著高于癌症患者,仅有10%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病耻感。
为何会产生病耻感?
学者研究发现,外界压力是病耻感的主要来源,主要体现在大众对病患的三种态度:
- 责任度:大众认为患者在患病原因中承担的责任越大,越难以产生同理心。例如,虽然医生明确指出抑郁症本质上类似感冒发烧,但近半数受访者仍认为心理问题源于性格脆弱,这种认知偏差导致抑郁症患者更容易产生病耻感。
- 危险度:人们越感到精神疾病患者对自己构成威胁,偏见就越强烈。
- 罕见度:大众认为某种心理问题越不普遍,便觉得它越严重。例如,面对"解离性身份障碍"这类专业术语,人们往往会将其与"变态杀人狂"等负面形象联系起来。
病耻感可能导致患者采取社会退缩、隐瞒病情、自行停药或拒绝就医等消极行为。据统计,精神障碍终生患者的咨询率及治疗率均不足两成。许多患者只有在出现头痛、心悸等生理不适时,才会选择去医院就诊,且大多选择综合医院急诊而非精神科。
据媒体报道,在中国,约八成抑郁症患者未被及时发现,九成患者未获得规范专业治疗。
如何消除病耻感?
为消除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将"精神分裂症"更名为"思觉失调症"或"调弦症"。专家建议,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简化心理求助流程、保障治疗私密性等措施,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求助意愿。
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将抑郁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范围,并将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人群列为关注重点,以实现分类施策,提供适当的心理健康服务。
面对精神疾病患者,消除病耻感不仅是患者和医院之间的配合问题,更是全社会对该群体的重新定义和认识过程。
截至2020年9月底,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已达620万人。然而,在中国,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药物治疗,社会歧视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来源:
- 财新网《专访|黄悦勤:全国究竟有多少精神障碍患者?》
- 健康时报《病耻感!精神疾病患者与医院之间的一道阻隔墙》
- 简单心理《没有人愿意承受负性舆论和异样眼光丨污名化》
- 中国青年报《健康体检筛查抑郁症,关注学生病耻感》
- 三联生活周刊《抑郁症在中国的隐秘流行》
- 中国新闻周刊《首次全国精神障碍调查:焦虑发病率高,31%有‘病耻感’》
热门推荐
春节红包新趋势:纯色+电子红包大热
从北大到脱口秀女王:李雪琴的职场逆袭之路
湖南腊肉:一斤肉放多少盐?从选材到烹饪的完整指南
一斤肉最佳盐量大揭秘!
揭秘九岁神童:百米短跑14秒72背后的科学训练法
九岁儿童短跑:一把双刃剑
儿童短跑训练指南:从基础技术到实战技巧
从“9岁神童”看儿童运动天赋的科学培养
驾照考试年龄放宽,驾校市场迎来新机遇?
老年司机如何通过驾照体检?这份攻略请收好!
叶克强教授团队:揭秘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开发新型小分子药物
重大突破!叶克强团队开发新型PET示踪剂,实现帕金森病早期诊断
广州猎德大桥:珠江最美日落打卡地
猎德大桥:广州新地标的历史变迁
广州猎德大桥亮化工程揭秘
大理至建水完整旅行指南:交通路线、热门景点与在地美食全解析
《红舞鞋》:从经典到现代的芭蕾传奇
电动汽车高速救援新指南:你必须知道!
电动汽车高速救援:标准缺失下的安全挑战
“春节”魅力为何这么大?孙小淳教授:符号化的节点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双十一买桃胶,如何挑选高品质?
秋冬护肤神器:桃胶,让你美出新高度!
秋冬干燥?桃胶帮你滋阴润燥!
秋冬养生新宠:桃胶助你提升免疫力!
狗狗误食后的催吐急救法:从广州中毒事件看宠物安全防护
【魅力鹰城·民俗文化篇】有根可寻,有源可溯——探访鲁山刘氏宗亲文化和刘姓始祖故事
刘姓起源和来历:中国古老姓氏的历史文化传承
健康证办理全攻略:法律依据、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你知道美国用什么社交软件吗?纸飞机还是脸书?盘点美国聊天APP
全息投影如何改变春晚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