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句诗词中的风花雪月:读后人气定神闲,感受一股生机无限畅快感
48句诗词中的风花雪月:读后人气定神闲,感受一股生机无限畅快感
"风花雪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们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更寄托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哲思。本文精选48句经典诗句,带你领略古诗词中的"风花雪月",感受古人笔下的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春风轻扬,骏马蹄声急促,一日间饱览长安繁花盛开,尽享登科后的畅快淋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虽烈,却烧不尽原上草木,只待春风再度吹拂,新生绿意盎然,生命坚韧无比。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其一》
云朵向往华裳,花朵渴望娇容,春风轻轻吹过栏杆,晶莹露珠映衬花儿更加艳丽。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羌笛声声,何须悲鸣杨柳离别,春风温柔却无法越过玉门关,遥寄边塞孤寂之情。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往昔之人面已无处寻觅,唯有桃花依然年年笑对春风,见证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
6.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唐·杜牧《赠别二首》
扬州十里长街春风拂面,纵使珠帘卷起无数佳丽,却都不及心中那人儿。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唐·白居易《观刈麦》
夜幕降临,南风悄然兴起,原野上的小麦一片金黄,覆盖田垄,预示丰收的喜悦。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之难与离别之痛同样刻骨,东风微弱,无力挽留春光,百花随之凋零,象征深情难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狂卷大地,白草瞬间折断,胡天八月里雪花漫天飞舞,描绘边塞严冬的壮烈景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悄然而至,千树万树梨花仿佛瞬间绽放,将冬雪装点成春日盛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不知柳叶的细纹出自谁手,原来是二月春风如剪,裁出了碧绿的新芽,生机勃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千里黄云笼罩,白日黯淡无光,北风呼啸,雁群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艰难飞行,勾勒出苍茫凄凉的送别画面。
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桃花潭水纵深千尺,其深情厚谊仍无法比拟汪伦送我之时的情深意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四月人间春色将尽,山寺桃花却才展露笑颜,独享迟来的春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丛之外,桃花疏疏几枝,春江之水最先被戏水的鸭群感知到暖意融融。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崔护《唐·崔护》
去年的今日,此门之内,人面与桃花交相辉映,共绘一幅春日画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年复一年,花儿如期绽放相似的美丽,而人生却在岁月流转中演绎着不同的故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翩翩飞翔,桃花伴着潺潺流水,河中鳜鱼肥美,春意盎然。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舞影婆娑,直至杨柳梢头月下沉,歌声婉转,直至桃花扇底风息,极言欢宴之酣畅。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桃花飘零,空余静寂池阁,旧时盟誓仍在心间,无奈锦书无处寄递,道尽离愁别绪。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明·唐寅《桃花庵歌》
桃花坞内,桃花庵静立其间,庵下生活着超凡脱俗的桃花仙人,描绘出世外桃源般的意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荷叶连天碧色无垠,阳光下的荷花分外红艳,展现出夏日荷塘的勃勃生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寻觅酒家何所依?牧童遥指那杏花盛开的村落,引人步入田园诗意之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昨夜小楼静听春雨绵绵,清晨深巷便传来杏花叫卖之声,唤醒了江南雨后的春日清晨。
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孤独的渔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于寒江之上独自垂钓,身影融入皑皑雪景,勾勒出一幅悠远寂寥的画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天际暮色渐深,似有雪花即将纷扬而至,此刻,可否共饮一杯热酒,共度这冬夜初雪的温馨时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寂静柴门前,犬吠声声传来,那是风雪之夜归家的旅人,踏雪而归的身影在昏黄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暖而坚韧。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燕山之巅,雪花犹如席般浩大,一片片自天空翩然而降,直落至古老的轩辕台上,铺展出壮丽的雪国画卷。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其一》
梅花虽白,却比雪稍逊三分纯净;雪花虽美,却输梅花一段暗香浮动。二者各具风韵,相映成趣。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白雪似乎不满春色迟迟未至,于是调皮地穿越庭院,化身为漫天飞舞的花朵,提前为大地装点春意。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
长夜深深,只觉雪势愈增其重,不时传来竹枝被积雪压断的声响,静谧中透出冬夜雪落的沉厚与肃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呼啸席卷大地,白草瞬间折断,胡天之中,八月未央已见雪花飞扬,描绘出塞外奇特而壮美的雪景。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唐·白居易《卖炭翁》
昨夜一场大雪,清晨城上积雪已达一尺之厚,老翁赶着载炭的牛车,在冰封的车辙中艰难前行,画面凄冷而辛酸。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决意率轻骑兵追击敌军,只见弓刀之上已满覆皑皑白雪,英姿勃发中透露出边塞征战的严酷与英勇。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窗棂之内,西岭千年积雪历历可见;门外,东吴的航船正停泊在江边,准备驶向遥远的他乡,勾画出时空交融的宁静景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其一)》
欲横渡黄河,却发现冰凌阻塞河道;将攀登太行,却见山路已被大雪覆盖。借冰雪喻人生困境,凸显前行之路的坎坷与挑战。
月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边关戍楼的鼓声截断了行人归途,秋夜的空中,一只孤雁哀鸣划破寂静,勾勒出战乱背景下思亲之情的苍凉与深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唐·王昌龄《送郭司仓》
明月伴随着友人离去的步伐,春夜的江潮悄然涨起,每夜更深,思念亦如潮水般渐深渐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绵起伏直至与大海相接,海面上一轮明月随波升起,共同编织出一幅宏大而和谐的春江月夜图。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唐·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松林间露出微微月色,那清冷的光芒仿佛专为静候的你而洒落,寄寓着深情的陪伴与守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李白《静夜思》
床前洒落的皎洁月光,如同地上的寒霜般明亮,引发游子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与怀想。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月色漆黑的夜晚,雁群高翔,预示着敌军首领趁夜潜逃,月色成为战场暗夜中的无声见证。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王维《竹里馆》
深藏林间的竹亭,人迹罕至,唯有明月洒下清辉,与诗人共赏幽静,共享孤独中的诗意与安宁。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唐·王维《伊州歌》
清风明月下,苦涩的相思萦绕心头,远行的丈夫投身军旅已逾十年,月光如丝线,牵动着两地的情思。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唐·王昌龄《春宫曲》
昨夜春风拂过,露井旁的桃花悄然绽放,未央宫前的月亮高悬,照亮了皇家春夜的奢华与寂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儿西沉,乌鸦啼叫,霜华满天,江边枫叶与渔火在夜色中摇曳,映衬着旅人难以排遣的孤寂与愁绪。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明·唐寅《美人对月》
心事重重难以向人倾诉,唯有对着高悬的青天明月,将满腹心事寄托给这无言的知己,任月光静静倾听。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又是一年元宵佳节,明月依然如约而至,灯火依旧璀璨,岁月流转中,月与灯承载着不变的节日情怀与对团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