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话消化 | 单核RNA测序和转录组测序解析肝细胞癌的致癌机制
图话消化 | 单核RNA测序和转录组测序解析肝细胞癌的致癌机制
近期,一篇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影响因子14.3)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肝细胞癌(HCC)的致癌机制。研究者通过单细胞核RNA测序和转录组测序技术,鉴定出10种不同的肝细胞亚型,包括有益型Hep0、恶性Hep2和免疫抑制型Hep9等。这些亚型的组成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并在多队列验证中得到证实。
基于这些亚型特征,研究者开发了一种基于分位数的评分方法,创建了具有高诊断准确性的分位数分布模型(QDM)。QDM可用于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PDE7B是一个关键基因,其抑制作用会促进HCC的进展。
进一步分析发现,基于Hep0/2/9亚型特异性基因,HCC可以被分为三类:代谢类、炎症类和基质类。这三类在基因突变频率、生存时间、富集通路和免疫浸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更有趣的是,这三类HCC对不同药物表现出敏感性差异:代谢类HCC对ouabain敏感,炎症类HCC对替尼泊苷敏感,而基质类HCC对TG-101348敏感。
这项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细胞肝细胞数据集,为肝癌发生提供了变革性的见解,并为推进 HCC 诊断、预后和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了全面的框架。
背景补充
HCC的诊断和治疗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虽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其敏感性较低,限制了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尽管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HCC患者对治疗的耐药性问题仍然突出。因此,深入解析HCC的致癌机制,开发更有效的诊断工具和治疗策略,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Su H, et al. Deciphering the Oncogenic Landscape of Hepatocytes Through Integrated Single-Nucleus and Bulk RNA-Seq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dv Sci (Weinh). 2025 Feb 17:e2412944. doi: 10.1002/advs.202412944.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