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怎么办?不止拔牙一条路!
牙齿松动怎么办?不止拔牙一条路!
牙齿松动是口腔健康中常见的问题,很多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会感到焦虑,担心是否需要拔牙。实际上,牙齿松动的原因多种多样,处理方式也并非只有拔牙一种选择。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牙齿松动的各种原因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案。
牙槽骨吸收
牙周病患者的牙周支持组织,随着炎症的进展,会造成牙槽骨的吸收,当牙槽骨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临床冠根比例失调后,牙齿就逐渐开始松动了。这也给大多患者敲响了警钟,该去医院治疗了。牙周疾病的不可逆性造成了有些松动的牙齿需要拔除,进而给患者造成了牙列缺损而无法行使功能的伤害。
临床中医生对因牙槽骨吸收而需要拔除的松动牙齿,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包括存在深达牙齿根尖区的垂直性骨吸收、松动程度达到三度的牙周病患牙。另外一些松动的牙齿,患者自觉松动,但是结合了影像学检查,医生建议保留,在经过了完整的牙周病序列治疗后,这些患牙的松动程度可能会减轻,并能够承担口腔的咀嚼功能。因此,牙周病早诊断、早治疗,松动牙齿明确诊断,才是治疗并控制牙周炎症,恢复口腔咀嚼功能的最好方法。
牙创伤
夜磨牙、紧咬牙、牙齿早接触(上下牙齿在闭合过程中,某些牙齿提前接触而其他牙齿尚未接触的情况)、牙尖干扰、过高的修复体以及正畸加力过大等咬合创伤,都可以造成牙周膜增宽,同时伴有牙齿明显松动,这就需要在医生明确诊断后进行对因治疗,解除过高的咬合力,恢复正常的牙齿动度。
牙周膜的急性炎症
“医生,我这几天夜里牙齿一阵一阵的痛,今天牙齿突然松动了!”“医生,我牙龈肿胀的厉害,牙齿也觉得松了!”您是否也遇到过如此的情况,这就是因为急性根尖周炎和牙周脓肿,造成了牙周膜充血水肿,引起的牙齿松动。在经过正确的治疗后,急性炎症消退后牙齿就可恢复稳固了。
牙周翻瓣术后
“医生,为什么手术后,我的牙齿更松了,是不是手术失败了?”很多牙周手术后的病人都经历过这些困扰,其实由于牙周手术的创伤及部分病变骨质的去除,组织水肿,牙齿有暂时性动度增加。一般在术后数周牙齿就能逐渐恢复稳固,因此,正确认识手术及手术的恢复过程,才能增强牙周病治疗和控制的信心。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
牙周组织是一些性激素的靶器官,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可能使已存在的牙周疾病产生更明显的炎症反应,或使原有的慢行炎症加重。因此随着激素水平的平稳和牙周疾病的控制,很多牙齿的松动程度会有所减轻。
专家提示: 牙齿松动并不意味着只能选择拔牙,通过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很多松动的牙齿是可以保留并继续行使功能的。如果发现牙齿松动,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市口腔医院 复旦口腔”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