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之美|农历八月十五,缘何叫“中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节令之美|农历八月十五,缘何叫“中秋”?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915/db7885384ad14a9991f133c1bba56f22/c.html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猜一猜,这首诗说的是哪一个节日?谜底是:中秋节。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王建。品读此诗,仿若一幅“中秋望月图”跃然纸上,意境优美,含蕴丰富,韵味无穷,思深情长。
中秋节,我们年年过,那么,到底何为“中秋”?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秋》中解释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七、八、九三月是秋季,旧时分别称孟秋、仲秋和季秋,合称“三秋”。八月十五日,三秋正好过半,所以称为“中秋”。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每到中秋节,一家人围坐聚餐,分食月饼,其乐融融。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究竟始于何时?
罗澍伟认为,“中秋”一词或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礼》中就有“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的记载,意思是说,仲秋八月,司裘之臣以良裘献给君王,君王则以鸟羽赐群臣。另据《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说,祭祀太阳是在仲春(农历二月)的早晨,祭祀月亮是在仲秋(农历八月)的晚上。
不过那时的中秋,还只是个时间概念,并无节日之意。到了魏晋时期,登楼临轩,酌酒赏月,逐渐成为习俗。直至唐代初年,中秋才开始成为约定俗成的重要节日。
宋代,中秋扩展成全民性庆典。水果上市,螃蟹新出,佳酿开坛,百姓饮酒赏月,不亦乐乎。路边商铺通宵营业,儿童彻夜嬉戏玩耍。
“千百年来,从祭月到牵挂思念、祈求团圆,中秋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008年国务院将中秋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品味中秋,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俗。”罗澍伟说。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社
热门推荐
高铁临停1分钟,信阳市人民医院成功抢救胸痛患者
伏湿膏真的能去除湿气吗?
全球最美10大颜色,榜首毫无争议!
深度探讨5G网络延迟设定,优化用户体验与应用支撑
氢氧化钠在制药中的使用技巧有哪些?
什么是资本化利息及其计算方法?资本化利息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有哪些?
AI智能写作:重塑文字创作的未来
科研论文写作指南:从选题到发表的全程解析
猴头菇怎么吃:四道美味食谱详解
血压高头疼应该怎么办
血压高头疼该怎么缓解
英语六级翻译方法与技巧
冰箱除臭终极攻略!茶叶、咖啡渣竟比除味剂管用10倍
買到假貨可以報警嗎?律師解析法律程序與消費者權益!
直播购物买到假货怎么办?申诉退款全攻略
两会教育议题: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成关注热点
兼职合同需要约定哪些内容
轮滑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吗
ABS系统:轮速检测与ECU解析,为安全驾驶保驾护航
水族馆设计:三种过滤系统的选择要点
个人养老金制度已全面实施!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儒家三杰——孔子、孟子、荀子的关系探讨
农村建100平方米毛坯房需要多少钱?建房预算必读指南
提高浏览效率的利器:多款浏览器插件功能详解及应用场景推荐
多彩非遗升腾浓浓年味 ——在广西感受春节经济活力
MySQL数据库乱码问题的全面解决方案
物业管理三大常见问题解析:公共用地、租户权益与停水通知
如何快速消除紧张心理
历史典故-李愬雪夜下蔡州
苏州城隍庙:千年古都的精神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