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选择适合自己的烘焙度,从此爱上咖啡

创作时间:
2025-03-28 05:50: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选择适合自己的烘焙度,从此爱上咖啡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
https://post.smzdm.com/p/an9pg822/

咖啡烘焙是将咖啡生豆经由加热烘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和物理反应,各种风味物质会在这个阶段转换、释放出来,咖啡豆表面也会慢慢转为褐色。随着烘焙时间的长短,咖啡烘焙度会越来越深。

咖啡烘焙度的专业定义

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于1996年制订以近红外检测焦糖化分析数值(英文为Agtron number)来判定烘焙程度,其数值从0至100。根据白色物体反射光,黑色物体吸收光的原理,通过仪器读取熟豆反射光的数值,就是色值。

烘焙越浅的豆子,颜色偏浅(接近生豆的颜色),反射更多的光,读取的数值会越高;烘焙越深的豆子,颜色偏深,吸收更多的光,读取的数值则越低。色值就是,理论上从100到0对应表示烘焙的由浅到深。

很多人在最初接触咖啡时,了解到的八个阶段烘焙度,其中有的会以不同地域对咖啡烘焙度不同的喜好来命名,整体对应的色值范围却没有统一标准。而美国咖啡协会SCAA,将颜色由浅至深,平分为八个标准色块来表示不同烘焙度。

简化的咖啡烘焙度

在非赛应用中,我们一般不会分的这么细,依照烘焙程度由浅至深,大略就分为三类:浅焙、中焙、深焙,其中更为细节的分类方式,会依照地区或是店家的烘焙手法略微不同,比如有些店家会加入中深度、极深度烘焙的描述,听惯了之后也就有个大概印象。

不同烘焙度的风味差异

浅焙咖啡豆(色值介于65~95之间)

淡棕咖啡色泽的外观,油脂较少,此烘焙程度可以保留咖啡豆最原始的风味,因此咖啡杯测经常使用浅焙咖啡豆。

风味表现上突出一个酸质强烈,通常带有水果香气、花香、草本等酵素作用风味,层次明显但醇厚感低。

近年来火爆的瑰夏就多数采取这个烘焙程度,用以展示其水果风味调性。个人认为浅焙度不适合推荐给手冲新手,酸质风味的萃取对经验要求较高,建议多积累经验再尝试。近年来也有不少咖啡店推出以浅烘焙咖啡豆为主的拿铁,因为浅焙豆醇厚度低的关系,牛奶容易将其风味掩盖,对牛奶的选择比较挑剔,要选奶腥味不太重的,制作难度较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中焙咖啡豆(色值介于介于55~65之间)

深褐色泽并略带油脂的外观,此烘焙程度相当推荐做为精品咖啡的入门款,对创业者和消费者都非常友好。

风味表现上虽然花果香略为不明显,较常出现焦糖、坚果类等美拉德反应后的香气,但是酸质与甜感平衡,整体口感较为醇厚,属于咖啡旧学院派刚刚认可的烘焙度(很多咖啡老饕认为酸的咖啡是渣渣,特别是欧美派)。

中焙度应用范围甚广,因其中庸平衡的属性,适合意式浓缩、手冲、摩卡壶等等方式,既可单独饮用亦可折腾创意,比如加冰博克、苏打水、茉莉花茶等等,容错率极高,也是市面上常见的烘焙度区间。

特别推荐用日晒瑰夏做椰香拿铁,果甜感和椰奶味相得益彰,相对均衡不会互相掩盖,左右拿捏饮用者的味蕾。

深焙咖啡(色值介于25~55之间)

极深红糖色甚至接近黑色的外观,有些甚至带着油亮表面,大部分都是在二爆期出豆,此时咖啡的风味更多来自于烘焙,酸质褪尽,取而代之的是美拉德反应深化后的焦糖、巧克力风味,难以想象的话,可以回忆一下烤过头了的面包。

深焙度一般会用在一些烟草味浓烈、木质香气强烈的豆子上,最常见到的是家喻户晓的曼特宁。当然这也是很多初心者被劝退的源头之一,因为曼特宁这个名字被大多数人熟知,却很少有人去了解它的风味。好些年前,精品咖啡还未流行开来的时候,咖啡仅仅作为菜单上的一种饮品存在着,有顾客想喝咖啡,不少店员脱口而出就是曼特宁,类似于现在脱口而出的花魁。

深度烘焙,是大部分人印象中咖啡的味道,几乎不酸是其特点,搭配牛奶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有厚实的咖啡香气,也适合单独饮用,如果你的客人要求做一杯不酸的咖啡,选择这个焙度就对了。

希望有更多的人爱上咖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