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古诗赏析
杨万里的古诗赏析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一生创作了两万多首诗,现存两千多首。他的诗歌以描写景物为主,风格独特,形成了著名的“诚斋体”。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杨万里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作品。
杨万里出生于1127年,逝世于1206年,享年79岁。他的一生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在政治上展现了非凡才能。杨万里曾担任太常博士、提点刑狱、尚书左四郎中兼太子侍读和秘书监等重要职位。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言,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诗歌创作特点
杨万里一生创作了两万多首诗,现存两千多首。他的诗歌以描写景物为主,风格独特,形成了著名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不拘一格,善于创新,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景物,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政治成就
杨万里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有十分雄伟的政治抱负。1170年,也就是乾道六年,杨万里任职奉新县知县,刚任职是,百姓生活贫苦潦倒,吃不饱穿不暖,但官员的生活却是富贵荣华,百姓交不起税,于是他就下令一律放宽税额、期限,并且放了监狱中的人,结果他这样做,百姓陆续来纳税。他任职不到半年,奉新县的整个生活水平一下提高。百姓都感谢杨万里。
代表作品赏析
《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柳树的新芽。诗中用拟人的手法,将柳条轻拂池塘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通过“水中柳影引他长”一句,巧妙地表现了柳条倒影的延长效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力。
《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田园生活。诗中通过“梅子流酸”、“芭蕉分绿”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初夏的景象。最后一句“闲看儿童捉柳花”更是点睛之笔,通过儿童嬉戏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春晴怀故园海棠》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海棠开”、“燕方回”等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最后一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更是巧妙地将对故乡的思念融入诗句之中。
《读严子陵传》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这首诗通过对严子陵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诗中通过“客星”、“清风”等意象,展现了严子陵的高洁品质。最后一句“人间何处有严陵”更是发人深省,引发了读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过杨村》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这首诗描绘了杨村的田园风光。诗中通过“石桥”、“杨柳”、“葡萄”等意象,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最后一句“为谁辛苦不归田”更是点明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寄陆务观》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这首诗是杨万里写给陆游的诗。诗中通过“镜里新添几缕丝”、“月明千里两相思”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犹将万户比千诗”更是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伤春》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诗中通过“枉却一东风”、“不是愁中即病中”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伤感。
《晚风》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诗中通过“晚风”、“落日”、“月来时”等意象,展现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丽。
杨万里故居
为了纪念杨万里,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保存了杨万里故居,成为了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杨万里墓、杨万里著作木刻板、南溪桥、御书楼等都完好的保存着。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杨万里的生平事迹,也为后人了解这位伟大诗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结语
杨万里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力,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的政治成就和人格魅力同样令人敬佩。通过阅读杨万里的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