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濒死时,意识去了哪里?科学家问了问那些死过一次的人
当人濒死时,意识去了哪里?科学家问了问那些死过一次的人
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NDE)是一类特殊的意识体验,通常发生在人们处于生命垂危状态时。这种体验往往包含脱离身体、穿过隧道、遇到已故亲人或神圣存在等特征。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濒死体验,试图揭示意识的本质和大脑的工作机制。
图源:文汇报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退休外交官兼公务员弗朗索瓦·德达斯基(François d'Adesky)在13岁时因急性阑尾炎住院,经历了典型的濒死体验。他回忆说,自己看到身体躺在手术台上,穿过一条隧道,遇到了散发着光辉的生灵,并被告知“你的死期还没到”。最终,他在一阵剧烈疼痛中苏醒过来。成年后,德达斯基开始探索自己的特殊使命,作为联合国官员协助通过了一项关键决议。他说:“(因为)我以前一直担心自己声誉受损。”
濒死体验跨越时间和文化普遍存在。据估计,总人口中有5%至10%的人拥有濒死体验的记忆,其中10%到23%是心脏停搏的生还者。美国西雅图艾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克里斯托弗·科赫(Christof Koch)表示,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在回归时,会将“源自这一体验的全新感受带了回来,这常常会改变他们的生活”。
濒死体验的科学研究
比利时列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夏洛特·马夏尔(Charlotte Martial)带领团队对濒死体验进行了深入研究。2023年,她的团队计划收集约100名患者的主观、客观数据,包括EEG和脑-氧读数,以及对生还者的随访和问卷调查。他们还在医院抢救室布置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物品和图画,以测试患者是否能回忆出这些细节。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吉默·波尔基金(Jimo Borjigin)团队分析了四名昏迷患者在摘除呼吸机前后的EEG数据,发现随着大脑开始缺氧,有两人大脑内的伽马波活动增强,这类高频脑波与记忆形成和信息整合相关。
2023年,萨姆·帕尔尼亚(Sam Parnia)团队的研究提供了患者心脏停搏后大脑仍在活动的进一步证据。他们在53名生还者中发现,40%的病例中出现了与有意识状态一致的神经活动,某些情况下甚至持续了一小时直至心肺复苏成功。
濒死体验的解释
关于濒死体验的解释存在争议。一些科学家认为,濒死体验可能属于生存策略中最后一搏的一部分,类似于动物界的“假死态”。而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濒死体验可能与大脑在缺氧状态下的异常活动有关。
研究濒死体验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可以通过催眠、诱导昏迷以及致幻药物等相对安全的替代手段进行。2018年,克里斯托弗·蒂默曼(Christopher Timmermann)等人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将濒死体验与N,N-二甲基色胺(DMT)触发的效果做了对比,DMT是南美植物制成的迷幻饮料“死藤水”中可改变意识的成分。
图源:Pixabay
结语
濒死体验是一根能够揭示意识和大脑最本质真相的“探针”,为探寻那些生命隐藏在最深处的秘密带来一丝光芒。通过科学研究,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意识的本质,以及人类在面对死亡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网,部分图片来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