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箭筒射杀猫咪事件引发关注,电商平台应加强监管
吹箭筒射杀猫咪事件引发关注,电商平台应加强监管
2024年8月,杭州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吹箭筒射杀猫咪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吹箭筒的使用现状及其对动物保护和公共安全的影响,并呼吁电商平台加强对相关产品的监管。
据电商无野志愿者爆料,2024年8月13日,网络上曝光一起吹箭筒射杀猫咪事件,在杭州市余杭区某小区内,一只狸白猫被发现身中十箭,最后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8月14日,该小区内又接连发现被箭射中的一只2月大的雌性玳瑁猫、一只雌性成年奶牛猫、以及一只已经死亡多日的猫。
吹箭筒是什么?
吹箭筒(或称为吹箭管)是一种古老的狩猎工具,尤其在亚玛逊河流域及中南美洲热带雨林地区的美洲原住民中广泛使用。吹箭筒是一种长管状的武器,用于发射箭矢。其设计基于气压和流体力学的原理,通过吹气来推动箭矢射出。外观上,吹箭筒通常是一个细长的管子,一端用于插入箭矢,另一端则是吹气口。
作为一种传统的狩猎工具,原本的用途主要是用于射杀小型野生动物。它通常由竹子或木材制成,通过人的口腔力量将箭矢吹出,以射杀目标。在历史上,吹箭筒被用于狩猎野生动物,如鸟类、松鼠、猴子等,因为这些动物体型较小,使用吹箭筒足以致命,同时不会造成过多的肉损,适合狩猎者获取食物或皮毛。
吹箭筒在中国的法律地位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吹箭筒的管制措施不尽相同,但通常会对可能造成危害的武器进行限制。在中国,在相关搜索引擎平台输入关键词“吹箭筒”,发现有很多引流视频,大多都未在相关介绍吹箭筒的视频中标注”危险物品“,或”危险行为请勿模仿“等相关提示语,极有可能导致一些极端人士的模仿。
据了解,对于吹箭筒,中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其为管制物品,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吹箭筒等类似器具的管制主要参照对弓箭类器材的管理规定。根据《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弩治安管理的通知》的规定,非机械的弓箭类器材(如反曲弓、复合弓)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理范畴,制造、销售、购买、持有、使用等环节均不需要向公安机关办理手续。
但是出于公共安全考虑,不建议在公共场所使用或携带吹箭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或伤害。同时,如果吹箭筒等器具被用于非法目的,如伤害他人或破坏公共安全,使用者将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因此,对于这类器具的使用,应当谨慎,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电商平台的监管责任
我们在多家互联网平台做了检索,发现京东和闲鱼上无该产品售卖,淘宝和拼多多有售卖,抖音和快手有引流售卖。
仔细翻阅淘宝相关商品的详细介绍页,可以看出商家对于吹箭筒定位以正面宣传为主,比如镇静动物后对动物实施积极的救援、救助流浪猫狗等。
但是杭州恶行虐猫事件,告诉我们,如何使用吹箭筒最终还是取决于使用武器的人。
从动物伦理角度看,使用吹箭筒射杀猫咪是一种残忍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对动物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伤害,也违反了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动物福利的核心是确保动物不受不必要的痛苦,保障它们的基本权利和生活质量。
电商平台的高速发展和交易的隐蔽性,使得心理扭曲的人更容易获取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从安全隐患上看,吹箭筒作为一种可能具有杀伤力的工具,电商平台作为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有责任对在平台上销售的商品进行监管,确保销售的商品合法合规。
根据《电子商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电商平台有责任加强对入驻商家的管理,对销售的商品进行审核,不鼓励或暗示任何形式的虐待或伤害动物的行为,确保商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如果可能,在生产源头上编码,可追踪每只吹箭筒。
建议
针对杭州吹箭筒射杀猫咪事件,向对于可能存在引流现象的抖音和快手平台建议:提高消费者意识:通过平台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动物福利的认识,鼓励负责任的购买和使用行为。
向拼多多和淘宝平台提出建议:
1.加强商品审核:加强对吹箭筒等可能具有杀伤力的商品的审核,确保其描述和用途符合法律法规;
2.明确商家责任:要求商家在商品页面明确告知消费者,此类产品不得用于非法目的,包括伤害动物,并在商品描述中强调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3.建立举报机制:鼓励用户积极举报涉嫌违法或不道德使用商品的行为,平台应及时响应并采取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