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
中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未来能源的唯一方向。作为一种小质量原子的原子核互相聚合生成中子并伴着巨大能量释放的热核反应,核聚变可以产生大量的能量。可控核聚变意味着人们可以控制核聚变的开启和停止,核聚变的反应速度和规模可以随时被调控,相当于可控的人造太阳。
在产业链方面,核聚变行业上游主要是原料供应,覆盖有色金属(钨、铜等)、特种钢材、特种气体(急)等原料供应;中游覆盖聚变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第一壁、偏滤器、蒸汽发生器、超导磁线圈等组件)及仿真、控制软件的开发;下游核电建设和运营,主要目标市场为发电。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均推出政策、采取行动推进核聚变的商业化进程,可控核聚变不断取得技术突破,更接近聚变发电,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取得很好的进展。
再看国内市场,我国自1994年建成了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以来,可控核聚变产业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2008-2023年11月20日,我国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共部署220个项目,总计安排经费约60亿元,已确定以磁约束聚变作为核聚变技术发展的主要路线,其中关键技术已达全球领先水平。并且,在2023年12月29日,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正式宣布成立,标志着国家及其他社会团体对于可控核聚变的重视程度及投入力度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可控核聚变进展加速。
随着可控核聚变领域的融资热度持续升温,资本加持推动商业化进程。例如,星环聚能、能量奇点,近两年均已获得两轮融资,且融资金额较高。
2019年起我国核电核准速度呈上升趋势,2020-2023年核准从4台增加到10台,同时核电机组核准审批步入常态化。同时,我国电力需求巨大,带动可控核聚变潜在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力需求为8400万亿千瓦时,预计2025年电力需求将达到9790万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