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拖欠工资需要什么证据才能起诉
公司拖欠工资需要什么证据才能起诉
一、公司拖欠工资需要什么证据才能起诉
起诉公司拖欠工资,需准备以下几类关键证据:
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是最直接的证据,能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雇佣关系。若无劳动合同,可提供工作证、工牌、考勤记录、入职登记表等,这些材料能证明在公司工作的事实。
工资支付凭证:银行工资流水明细,可清晰显示公司以往工资发放情况,包括工资数额、发放时间等;工资条也有同样作用,它记录了工资构成及各项扣除情况。
加班相关证据:若存在加班情形且涉及加班工资,需保留加班申请单、加班考勤记录、与加班相关的工作沟通邮件或聊天记录等,以确定加班时长和应得报酬。
拖欠工资沟通记录:与公司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关于工资拖欠问题的对话录音、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等,能证明公司知晓并承认拖欠工资事实。
离职证明:若已离职,离职证明可证明与公司劳动关系的结束时间,辅助计算拖欠工资的截止日期。
准备充分证据是胜诉关键,收集证据过程中要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二、厂里拖欠工资有补偿吗
厂里拖欠工资,劳动者有可能获得补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若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要获取补偿,需保留好能证明劳动关系以及工资拖欠情况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等。可先与厂方协商,协商不成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争取应得的补偿。
三、拖欠工资刑法怎样处置
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能涉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从犯罪构成来看,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构成该罪。
在数额认定上,各地规定有所差异,但通常达到一定标准才会入罪。比如有的地区认定数额较大是指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
量刑方面,触犯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若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