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泡茶怎麼泡?幾種方式教您輕鬆得好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茶葉泡茶怎麼泡?幾種方式教您輕鬆得好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eagardem.com/blog/Howtomaketea?srsltid=AfmBOoocP593YtowaPj797eTibU1xBI-b6wosAfHb_HtEBsgPWnBLXeW
泡茶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从温润泡到第一泡,再到后续的冲泡,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掌握。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泡茶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以及不同种类茶叶的泡茶方式。即使没有传统的茶具,也能泡出一杯香醇的好茶。
泡茶基本步骤
一、温润泡
以沸水倒入淹过茶叶的水量后,盖上壶盖等待约0-5秒,即可将茶汤倒掉(目的是让水分软化茶叶,以利于后续茶汤滋味的释放)。并非所有茶叶都需要温润泡,通常为球状茶叶才需此步骤,因此根据茶叶种类的不同,也可以选择跳过此步骤。
二、第一泡
茶叶的第一泡,将沸水倒满茶壶,盖上壶盖,然后轻微摇动茶壶,并等待约20-30秒,即可将茶汤倒出。
三、第二泡之后
第二泡之后的步骤都与第一泡相同,唯一需注意的是冲泡时间,可重复冲泡好几次,直至茶汤没有滋味为止。
泡茶技巧:份量、时间、温度控制最重要
除了泡茶的步骤外,泡茶的份量、时间、温度是影响茶汤香气的最重要因素。只要掌握好置茶量、水温及时间,泡茶就不會是難事。以下提供一般常見的6款茶葉泡茶方式供您參考:
名稱 | 置茶量 | 沖泡溫度 | 是否要溫潤泡 | 沖泡時間第一泡 | 沖泡時間第二泡 | 沖泡時間第三泡 | 沖泡時間第三泡後 | 可回沖次數 |
|---|---|---|---|---|---|---|---|---|
高山烏龍茶 | 33%壺 | 100度 | 需要 | 30秒 | 5秒 | 10秒 | 每多一泡加5秒,可回沖6次以上 | 7 |
凍頂烏龍茶鐵觀音 | 33%壺 | 100度 | 需要 | 30秒 | 5秒 | 10秒 | 每多一泡加5秒,可回沖6次以上 | 7 |
東方美人茶 | 40%壺 | 90度 | 不需要 | 30秒 | 5秒 | 10秒 | 每多一泡加5秒,可回沖6次以上 | 7(可更多) |
文山包種茶 | 50%壺 | 100度 | 不需要 | 30秒 | 5秒 | 10秒 | 每多一泡加5秒,可回沖6次以上 | 7 |
紅茶 | 40%壺 | 90度 | 不需要 | 30秒 | 5秒 | 10秒 | 每多一泡加5秒,可回沖6次以上 | 7(可更多) |
没有茶具该如何泡茶?
对于一般的上班族或是年轻人而言,没有传统的泡茶器具是大家都有的问题,因此滴滴香要來教您如何使用马克杯及瓶装水泡出香醇好茶的方式。
1.马克杯泡茶︱清爽不涩口
若使用马克杯泡茶,则以水:茶=100ml:1公克比例,倒入沸水加至满杯的位置,静置约10分钟後,即可饮用。另外,若要回冲的话,茶汤喝1/3至1/2左右,用100度的沸水加至满杯,可回冲3-4次。
2. 瓶装水泡茶︱冷泡味甘甜
使用瓶装水的话,则可尝试冷泡茶。以水:茶=100ml:1公克比例,并使用常温水(30度以下)的瓶装水,随后放入冰箱冷藏,球状茶8小时,条状茶3小时,即可完成甘甜不苦涩的冷泡茶。切记!冷泡茶不可回冲,再次回冲味道会太淡,破壞整體口感擊香氣。另外也可以使用我們特製的冷泡茶包,600ml只要放一包茶包,兩小時即可飲用,非常甘甜。
以上2种方式因步骤与清洁相对简单,是适合上班或出門在外簡易泡茶的好方法!
热门推荐
药企毛利达80%以上,药品集采斩断了谁的高毛利?
大王乌贼为什么不受欢迎?谜底揭晓!
桂林这3处小众景点,全部去过的人并不多!
应对腹泻的有效方法与预防措施,助您保持健康生活状态
建国以来,人民解放军经历的15次军服变迁发展历程
女性练习太极拳有什么好处
原来如此!沙漏里的“时间流”竟是这样的 | 科学小馆儿
金螳螂 | 千年姑苏城 风雅桃花坞
欧洲留学移民毕业后在当地找工作难不难?
ISTP适合的职业类型:发现你的职业路径
“要想睡得轻松,切莫头朝西脚朝东”,啥意思? 床摆放有啥讲究
男士健身减脂饮食计划
呼家楼地铁站新添"哪吒闹海"彩塑,背后藏着这些故事
共享协作平台如何推动写字楼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与创新
感悟李嘉诚的经商之道——大智慧决定发展大空间
做好即兴讲话,提升个人领导力
深循环电池:寿命和维护指南
中医望唇诊病与临床应用
阳朔西街:一条街,读懂千年桂林
如何有效设计幼儿教育活动以促进全面发展?
薯蓣丸不能乱吃,真的吗
有效减掉大肚子的实用方法与生活习惯指南
京沪高铁事故:回顾与反思
成都周边4条赏花线路,地铁直达花海!大多都免费的哦!
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海参全攻略:从营养价值到选购发浸技巧
日本飯店可以洗衣服嗎?旅日達人教你省錢又省心洗衣服攻略!
什么时候种南瓜?怎么种植,注意事项有哪些?
抗精神病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电视不是越大越好:一套公式教会你如何选电视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