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成功植入新型“体内除颤仪”,为心脏骤停高危患者带来新希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瑞金医院成功植入新型“体内除颤仪”,为心脏骤停高危患者带来新希望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301A06KNU00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成功为一名67岁的心脏病患者植入了最新型的微型血管外除颤仪(EV-ICD)。这一医疗技术的突破为心脏骤停高危人群提供了新的安全保障。
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团队为患者植入微型血管外除颤仪EV-ICD。医院供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吴立群介绍,临床上需要植入体内除颤仪的患者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已经有过心脏骤停经历的患者,这类人群在未来几年内发生心脏骤停的概率比一般人高30%左右。第二类是经医生判断、有一个或多个心源性猝死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患有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以本次手术患者陈建国为例,他患有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心衰,心脏骤停风险比普通人高出8-10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吴立群正在演示教学。受访者供图
吴立群主任表示,在EV-ICD问世之前,患者可以选择经静脉植入或经皮下植入的两款体内除颤器。“前者需要将电极通过静脉血管植入心脏内部进行除颤,抢救患者的成功率较高,但不足之处在于电极容易松动甚至断裂,机器容易磨破人体组织导致感染,产生的并发症较多,取出也比较困难。后者则是把电极放在胸骨外侧皮下,不进入血管和心脏,但因为电极和心脏距离较远,除颤能量要达到80焦耳才能有效,可以终止快速的室性心律失常,但是不能起搏。”
“最新型的微型血管外除颤仪弥补了传统体内除颤仪的不足,它可以被安置在心包外侧,既能电击也能起搏,且电击时能量只需要30—40焦耳左右,对患者伤害较小,起搏器的寿命也延长到了10至11年。目前国内只有部分地区的医院可在政策的允许下为患者植入该装置,共完成了十余台手术。这款起搏器有望在今年获批上市,未来可以为更多患者提供新的选择。”吴立群说。
热门推荐
三更半夜:从古代计时到文化符号
半夜到底有多晚?科学定义、文化解读与现代生活
半夜醒来千万别看时间!
十二星座谁最配摩羯?处女座以土象优势胜出
解码摩羯座爱情观:稳定务实,只求细水长流
美籍华人在中国办理签证全攻略:从选择签证类型到审批通过
美国签证费用全攻略:各类签证费用详解及支付指南
长春伪满皇宫:溥仪的悲情岁月
中科院研究揭示:积极社会互动是提升共情最佳方式
哈尔滨太阳岛:夏日避暑的清凉之选
哈尔滨、雪乡、长白山:东北七日游完美攻略
伪满皇宫探秘:一座宫殿,半部近代史
2025年十二星座运势:上半年调整蓄力,下半年迎机遇
星座配八字:现代人的情感与事业指南
从框架搭建到案例解析:幼儿园教师述职报告写作指南
“三元进阶”创新健康教育,南京鼓楼幼儿园建设“小小健康城”
成都九寨沟黄龙五日游:最期待哪个景点?
九寨沟&黄龙摄影攻略:从装备到技巧,一文掌握两大景区的拍摄要点
冬日打卡成都黄龙九寨沟:三日游全攻略
揭秘“陛下”:从台阶到帝王尊称的演变史
一线城市取消豪宅税,顶豪热销与普豪降价并存
《甄嬛传》里的“陛下”原来这么重要?
萧太后的“陛下”称谓背后的故事
湿地病毒来袭,东北地区公共卫生面临新挑战
镜像效应:职场人必备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亲和力有度:真实比讨好更重要
P.E.T.教养法:让孩子更有亲和力的五大沟通技巧
桂林至防城港动车攻略:南宁东中转最快3-4小时
同居不同心:干婚现象背后的婚姻困境与出路
“最熟悉的陌生人”:上海职场夫妻的“干婚”困境与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