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学会益生元与健康专家共识》概要及解读
《中国营养学会益生元与健康专家共识》概要及解读
《中国营养学会益生元与健康专家共识》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重要措施。该共识由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分会发布,旨在为消费者、营养师、临床医生、科研人员、食品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促进益生元产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改善全民健康水平。
益生元的定义和种类
定义
根据全球益生元科学研究证据现状和我国益生元产业发展现状,本次共识的益生元定义特指一般不能被人体所消化吸收但可被人体微生物选择性利用,能够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或活性从而益于人体健康的食物成分。
种类
目前证据等级较高,得到公认的益生元几乎都属于碳水化合物,包括低聚果糖、菊粉、低聚半乳糖等。还有些食物成分虽然已在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在人体研究中却仍然很少。随着益生元相关研究特别是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食物成分会得到认可,益生元的种类也会更加丰富。
益生元的特性
- 物质属性
- 不是微生物或者药物;
- 可以进行化学定性和定量分析;
- 通常是一种食物成分,不在小肠内消化吸收;
- 可以是某类膳食纤维,但不等同于膳食纤维。
益生(健康)属性
益生元依赖微生物代谢,可被人体微生物选择性利用而增进人体健康。尽管许多特定物质也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但如果这种作用不能给宿主带来健康益处,这种物质也不能被称为益生元。作用部位(范围)
益生元理论上可以作用于人体任何微生态系统,目前健康科学证据主要集中在肠道微生态。安全属性
常规用量下对人体不产生有害作用。在安全性评价时,要考虑剂量反应关系,对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需要进行评估,得出安全剂量范围。功能评价
体外和动物实验很重要,但尚不足以作为健康功能宣称的循证证据,需要在目标人群中完成相关的健康益处临床试验研究。
如何评估和证实一种物质是益生元
特征
包括但不限于:来源、纯度、化学成分和结构、食用量。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证据
通过适当的研究,证明这种物质与微生物具有相互作用。健康功能证据
人体研究(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必要的健康功能证据。安全性
既要评价物质的安全性,也要评价产品的安全性。成分的安全性不等于上市终产品的安全性。
益生元的健康益处
益生元目前研究较多,益生元的健康益处包括但不限于:
- 改善菌群平衡
- 调节肠道功能
- 免疫调节
- 体重调节
- 糖脂调节
消费者消费须知
- 膳食合理、营养均衡、能够从食物中获取足量益生元的健康人群,无需额外补充益生元。
-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如需补充益生元,须咨询医生和营养师等专业人员。
- 益生元可单独或与其它食品同时食用。
- 益生元可在一天中单次或分数次食用。
- 对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人群,补充益生元也是补充膳食纤维的一种方式。
- (益生元是一大类物质)不同益生元具有不同的健康益处和相应的适宜用量。
- 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和病人)使用益生元,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并咨询专业人员。
- 目前,我国尚未颁布益生元相关的法规和国家标准。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营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