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抗日松山战役中的娃娃兵致敬
向抗日松山战役中的娃娃兵致敬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有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最小的只有9岁,最大的也不过15岁。在松山战役中,7000名娃娃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毅然奔赴战场,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
1944年,20万远征军集结滇西,誓要拿下被日军称为固若金汤的松山防线,以确保滇缅运输线的畅通。然而,连年的征战已经征不到青壮年参军,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军队只能放宽年龄限制,在部队的动员下征得7000名娃娃兵,他们最小的只有9岁,最大的不过15岁,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是孤儿也有烈士的后代,父母大多数都被日军杀害了。
图为参加松山战役的娃娃兵
当他们要上战场打小日本时,并没有害怕和恐惧,有的只是坚毅的目光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坚信中国一定会胜利。一名外国记者问指挥官为什么让这些孩子上战场?他们可是国家的未来,指挥官许久不说话,最后流着泪说,我们已经牺牲了那么多同胞,他们在不上这个民族可能真的没未来了。少年强则国强,这些娃娃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付出了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祖国的繁荣富强。
1944年的6月4日,远征军集结各路人马,这其中就包括征到的7000娃娃兵,他们一起向松山发起了最后的总攻,他们与成年士兵并肩作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了更大的勇气。他们有的司号,有的送信,有的站岗放哨,有的擦拭枪炮……例如,某位年仅12岁的小兵,在战友受伤无法行动的情况下,独自坚守阵地,最终成功等待到了援军的到来。还有那名叫张全胜的九岁娃娃兵不幸被日军俘虏,将他押往满是刑具的牢房,日军戏谑的说道:“小鬼你想怎么死”?这个娃娃兵英勇的说道:“你们才是鬼子,我上战场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但是我们的国家会永存”。最后这个小英雄被日军残忍杀害。
照片中是一位面带笑容的中国娃娃兵,这张照片曾经上过美国《时代》杂志
松山战役从6月4日一直持续到9月7日,英勇的远征军发起了10次大规模进攻,小型战斗100余场,7000娃娃兵直面战场无一人后退,他们迎着日军的炮火发起了决死冲锋,最终远征军以牺牲7700人的代价赢得了胜利,这其中就有一千多娃娃兵。充分展现了娃娃兵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不仅赢得了同胞的尊敬,也得到了敌人的钦佩。他们的贡献,不仅在于战斗的胜利,更在于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勇气。如今在松山阵亡将士公墓里,娃娃兵雕像无疑是最耀眼的方阵,其精神和价值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崇敬铭记的。
图为松山战役纪念碑雕塑群——娃娃兵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