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学生为何不信任你?从依附关系理解学生内心、找出沟通策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学生为何不信任你?从依附关系理解学生内心、找出沟通策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9931

为什么有些孩子上课缺乏自信、对发言感到焦虑?为什么某些学生不敢与老师沟通?即使老师付出关心与努力,学生仍保持距离、不愿敞开心扉。这些行为往往与孩子早期的依附关系有著深刻的联繫。了解依附理论能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情感需求,并透过适当的支持策略,促进更健康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成果。

在个体成长歷程中,人格发展深受早期经验影响,而依附关系正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基石。它深刻揭示了早期照顾者关系对心理发展、人际互动模式乃至人格健全性的深远影响。

如果应用理论于教育实践中,不仅能帮助教师或相关持分者,更深入地理解学生的行為与情感需求,更能为建立安全、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

一、依附关系: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钥匙

依附关系(Attachment theory)理论,由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提出,并由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等人加以发展,是探讨早期亲子互动如何塑造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理论。

理论认为,婴幼兒与主要照顾者之间形成的早期情感联结,即「依附关系」,不仅 是生存的本能需求,更是影响个体日后情感、认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早期的依附经验如同人格发展的蓝图,深刻地影响著个体对自我价值、人际关系以及世界观的认知。

从教育角度,他提醒教师,学生的行為和学习表现並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早期依附经验紧密相连。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模式、情绪反应、人际互动风格,往往是其内在依附模式的外在展现。理解学生的依附模式,如同获得一把解锁他们内心世界的钥匙,有助于更精准地洞察其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从而提供更适切、更有效的支持。

二、洞察依附风格:解码学生的内在语言

根据依附经验,学生会发展出不同的依附风格,包括安全型依附、焦虑型依附、回避型依附以及混乱型依附。

不同依附类型的特點与對應的教育策略。翻轉教育製圖整理

  1. 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的学生,如同在温暖阳光下茁壮成长的小树苗,他们拥有稳定的安全感,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被关怀,也对人际关系抱持信任和开放的态度。

这类学生在课堂上通常表现得较为自信、主动、积极,乐于参与讨论,勇于探索新事物,也较能有效地应对挫折和压力。他们与同辈和教师建立良好关系,展现出较高的社交适应能力和学习动机。

对于安全型依附的学生,可以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性和探索空间,鼓励他们挑战自我,发展潜能,并在适时给予肯定和支持,强化其安全感和自信心。


学生自行组织并完成学习任务。图片來源: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FB

  1. 焦虑型依附(Resistant Attachment)的学生,内心如同波涛汹涌的海面,充满著对被抛弃的恐惧和对爱的渴望。他们的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容易过度担心、焦虑,对人际关系抱持矛盾的态度,既渴望亲近又害怕被拒绝。

在课堂上,这类学生可能表现得黏人、过度寻求关注,也可能因为害怕失败而退缩、缺乏自信。他们的情绪起伏较大,容易受到环境和人际互动的影响。

对于焦虑型依附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关爱和理解,建立稳定的师生关系,提供持续的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时,也要逐步引导他们学习情绪调节技巧,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

  1. 回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的学生,如同穿着厚重盔甲的战士,他们习惯将情感压抑在内心深处,避免过度依赖他人,对人际关系抱持疏离和防御的态度。他们的情感需求常常被忽视或压抑,因此习惯独立、自主,避免寻求帮助。

在课堂上,这类学生可能表现得独立、冷淡、不合群,较少参与团体活动,也较难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看似坚强,内心却可能隐藏着脆弱和孤独。

对于回避型依附的学生,教师需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避免过度干预或强迫他们参与社交活动。同时,也要耐心温和地与他们建立联结,展现关怀和接纳,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信任,逐步打开内心世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1. 混乱型依附(Disorganized Attachment),也被称作迷失型依附。这种依附风格通常源于早期经历过创伤、虐待、或长期被忽视的童年经验。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模式极度不稳定且充满矛盾,照顾者本身可能表现出惊吓或惊吓性的行为(Frightening or frightened behavior),使得孩子在寻求安慰时同时感受到恐惧,进而发展出混乱、矛盾的依附模式。

三、营造安全港湾:让学习在信任的环境中发生

对于早期依附经验不足,心灵存在缺口的学生而言,建立安全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营造温暖、接纳、稳定的学習氛圍,能修補學生心靈的缺口,讓他們在信任和安全感中自由學習,健康成長。

营造接纳的氛围,是建立安全学习环境的首要步骤,接纳意味着无条件的尊重、理解和包容。教师需要展现友善、温暖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被欢迎、被接纳,无论其学业表现如何、行为举止如何,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

另一方面,提供稳定的支持是建立安全学习环境的另一重要支柱,稳定性意味着可预测性、一致性和可靠性,学习环境的稳定性能帮助个体建立安全感,减少焦虑和不安。

安全与正面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营造稳定的心理状态。图片來源: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FB

四、建立信任桥梁:师生情谊的教育力量

依附关系深刻揭示了人际关系对个体发展的深远影响。因此,师生关系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能,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人格。高品质的师生关系如同安全型依附关系,能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安全保障和成长动力,促进其积极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教师积极的互动与有效的沟通,是提升师生关系质量的催化剂,例如:用赞赏与鼓励,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信心;有效处理冲突与误解,以冷静、理性、客观的态度处理冲突,倾听学生的解释,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情绪化、指责或惩罚性的处理方式;运用多元沟通方式,除了语言沟通外,还可以运用文字、肢体语言、表情等多元沟通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表达。


师生合力製作節水海報,推廣節約用水。圖片來源: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FB

另外,个别化支持是提升师生关系质量的精细化策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调整教学策略和支持方式,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个别化支持。例如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有些喜欢视觉学习、有些喜欢听觉学习、有些喜欢动手实作,教师视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能;以及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提供发展平台,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展现才能,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鼓励学生以个性化形式展现所学知识。圖片來源: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FB

五、携手同行:家校共育的协奏曲

家庭是依附关系形成的首要场域,父母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依附对象。家庭环境的优劣、亲子关系的质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依附模式。因此,教育并非仅仅是学校的責任,家庭教育同样至關重要。

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有效沟通,校方可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成长背景,家长同时可以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双方就能共同商讨教育目标和方法。

另外,帮助家长理解依附关系的重要性,是合作的重要内容。许多家长可能不了解依附关系对孩子发展的深远影响,甚至可能存在一些不利于建立安全依附的教养方式。教师有责任向家长普及理论知识,让他们了解安全依附的重要性,掌握建立安全依附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根据学生情况,向家长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帮助家长经营长期支持性的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结语:用阳光和爱打造心灵花园

理论为了解学生人格发展提供了深刻的视角,从依附关系出发,建立健全人格,是一項系统而长期的教育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理论帮助教师洞察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提升师生关系质量,促进家校合作,进而努力修補学生心靈缺口。

让家校共同打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成长花园,在这个花园里,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阳光雨露的滋养,成就健全而完整的人格,迎接充满希望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