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追踪调查显示:白天多睡1小时,老年痴呆风险或增加40%
14年追踪调查显示:白天多睡1小时,老年痴呆风险或增加40%
午睡,被许多人视为午后提神的良方,但最新的研究却显示,过度午睡可能与老年痴呆风险增加有关。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长达14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令人关注的联系。
这项研究首次通过使用活动记录仪客观测量日间小睡,并分析其与认知衰退及阿尔茨海默症之间的潜在双向关系。研究团队对1401名老年人进行了长期追踪,发现白天多睡1小时,老年痴呆风险可能增加40%。
具体来说,本研究纳入了1065名老年人,他们至少接受过两次活动记录仪的评估,以追踪他们白天小睡的长期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白天小睡的持续时间和频率都有所增加。特别是在被诊断为轻度认知障碍(MCI)或阿尔茨海默症之后,小睡时间的年增长率显著提高,从原来的11.31分钟增加到68.35分钟,小睡频率也从每年增加0.35次增加到1.25次。这表明,认知功能下降可能与日间小睡的增加有关联,且这种增加可能随着认知障碍的加重而加速。
随后,研究者排除了115名未接受临床评估的参与者和83名在研究开始时已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个体,对剩下的1203名在研究初期未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人进行了平均6年的跟踪研究。研究发现,白天小睡时间较长的老年人,其患病风险增加了1.4倍,而小睡频率的增加也与患病风险上升40%有关。即使在考虑了睡眠习惯、健康状况以及APOE ε4基因型等因素后,这些相关性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者应用双变量交叉滞后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了日间小睡持续时间和频率与认知表现的相互影响,提供了日间小睡与认知功能之间相互作用的直接证据。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为理解认知衰退的早期迹象提供了新视角,并为预防和早期干预阿尔茨海默症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开发针对性的睡眠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减缓认知功能下降。
虽然这项研究提供了午睡与老年痴呆风险增加之间的潜在联系,但仍需更多研究来阐明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可能对维护长期认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