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新能源车失火进展:“极氪”售后介入调查
温州新能源车失火进展:“极氪”售后介入调查
2025年2月17日,温州永嘉县大自然江景花园地下车库发生一起新能源汽车失火事件,导致附近多辆汽车受损。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新能源汽车安全和地下车库管理的广泛关注。
现场回访:失火车辆已拖走,多车损失总计近百万元
起火事发2月17日凌晨5时42分左右。昨天,记者再一次来到大自然江景花园时,地下车库还能闻到一股烟味。失火的新能源车已被拖离,现场有工人正在作业,修复因火灾导致的受损水管、电路等,还有清洁人员在一遍又一遍地清洗地面。
业主瞿女士说,起火的为极氪品牌的新能源车,受损最严重的是毗邻该车的车辆,其中有新能源车也有燃油车,万幸没有发生爆炸。“火灾发生后,地下车库烟很大,导致停里面的车辆都蒙上了烟尘,洗了好几遍才洗干净;如果有的车车窗没完全关闭,那烟尘飘进车内,对车辆造成的损害也令人担忧。”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极氪品牌温州售后中心。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车辆起火的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失火导致多车受损,其中2辆车子被烧毁严重,其余车子不同程度受损。”一名受损的车主说,停放在地下车库的车子可能总计损失近百万元,目前他们已经将损失情况上报给火灾调查部门。最早起火的这辆新能源车,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还有不同说法。相关调查估计还得请专家来,这样才有权威性。
“我们的调查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目前还无法对外公布。”永嘉消防部门有关人士表示,着火原因与定损情况在进一步调查中,有关调查结果,会第一时间对外公布。
小区走访:地下车库停放新能源车,难以一禁了之
火灾发生后,不少市民对地下车库车辆的消防安全表示担心,车库管理制度如何?记者昨天随机走访了市区部分地下车库。
汽车修理技师方德明表示,我市新能源汽车以电车居多。电车刚出来时,自燃事故比较常见。但随着电池等技术的成熟,现在电车自燃发生概率低。值得注意的是,电车在快充或者是在充电后15分钟内,发生自燃的概率比较高。要是过了15分钟,问题就不大了。和传统的油车不同,电车一旦燃烧,燃烧速度非常快,等消防员到场,往往已成一堆废铁。因此电车燃烧后危险系数很大,要及时阻断它向周围车辆蔓延,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特别是三元锂电池的电车。
走访发现,我市一些小区地下车库新能源车、传统油车混停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具备一定条件的车位,还安装有充电桩。而对于车位本来就紧张的一些小区来说,要是地下车库禁止停放新能源车,新能源车停放的地方如何安排,以及车位如何调剂,充电桩如何挪动,这些问题就很棘手。此外,喷淋、消防栓、灭火器、监控等设施,一些小区并没有完全具备,同时也难以做到对地下车库全面开展定期巡查,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情况,并予以处置。
跟大自然江景花园一墙之隔的大自然外滩柏悦小区,其地下车库部分车位安装了新能源充电桩。该小区一名物业工作人员说,江景花园地下车库发生火灾后,他们小区的地下车库管理更加严格了。
市区广盛嘉园的地下车库,虽然同样是新能源车和燃油车混停,但地下车库内没有车位安装充电桩。该小区的物业负责人说:“火灾的情况令人担心,但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多,考虑到安全问题,我们地下车库目前为止没有安装充电桩,但已有越来越多业主提出了诉求。其实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将充电桩安装在地面,这样既解决了业主的诉求,相对又比较安全。”
赔偿问题:业内人士分析,如何赔偿取决责任认定
新能源车失火原因还在调查中。因失火导致附近其他车辆不同程度受损,这些车辆要怎么赔偿,谁来赔?就此,记者联系到从事保险行业的李经理。
李经理说,起火原因目前还在调查中,关于理赔的问题,取决于官方部门对责任的最终认定。假设是新能源车失火,导致附近车辆被殃及,那么责任方为失火车辆,附近被殃及车辆的赔偿需要失火车辆的车主或者保险公司赔偿。
那么,假设是新能源车全责,保险公司的赔偿额度为多少?李经理说:“打个比方,如果失火车辆的车主购买了第三方责任险,可能根据购买的保险合同,让保险公司进行相应赔偿。比如,核定损失额大于保额的,以保额赔偿为限,如保额为50万元,那么根据最终定损金额,保险公司最高赔偿50万元,如果保额为200万元,则最高赔偿200万元。”
此外,李经理表示,该火灾可能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比如,该失火的同款新能源车,如果在此前因质量缺陷或问题发生过类似情况,那么也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依据,车主可要求车商进行相应赔偿。“而不管是谁来赔偿,前提条件则是官方部门对起火原因的调查,以及责任的认定。”
他山之石:多地已制定地下车库新能源车管理规范
近些年来,新能源车迅速发展,但随之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新能源车爆燃问题。
一些地方都为此出台针对地下车库新能源车管理的规范。其中,2023年6月,南京实行《南京市地下电动汽车库防火设计导则》,要求充电区应布置在地下一层,不应布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
2023年10月25日,常州试行《加强地下电动汽车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和建设意见(试行)》,文件明确:分散充电设施应布置在地下首层,不宜布置在地下二层,不应布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
2024年11月1日起,深圳市实施《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人大代表建议:提高公共充电车位数量
市人大代表、光正大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兴良长期关注新能源车及充换电问题。他在调研中发现,相比新能源车数量激增,我市新能源车充换电设施覆盖率低,一些老住宅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难。而且很重要一点,新能源车停放地下车库,万一失火将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
目前,我市还未有专门关于新能源车停放与充换电的管理条例。在陈兴良看来,最好是在一些小区及周边地区规划建设地面公共泊位和充电桩,引导业主到公共泊位上集中充电,避免存在安全隐患,降低管理风险。政府相关部门将此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等,实现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相关物业保障这些公共充电项目正常运转,在公共充电区域增加消防与监控设施,并且加强巡逻,确保安全运行。
本文原文来自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