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A背后的游戏,正在推动科技的狂飙
TGA背后的游戏,正在推动科技的狂飙
在12月13日的TGA颁奖典礼上,《黑神话:悟空》与"年度最佳游戏"奖项擦肩而过,最终由索尼的《宇宙机器人》摘得桂冠。这一结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也将TGA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被誉为游戏界的"奥斯卡",TGA(The Game Awards)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游戏奖项之一,离不开游戏行业的"御三家"——任天堂、索尼和微软的鼎力支持。这三家公司在游戏主机的黄金时代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也为他们赢得了在游戏界的重要话语权。
回顾历史,"御三家"的崛起历程,正是游戏与科技并肩前行的见证。在游戏行业依赖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它也成为了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狂卷科技,游戏"御三家"的成名史
从简单的像素图形,到2D、3D图形的出现,再到物理引擎的引入,每一次硬件革新和技术突破,都为游戏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一家以售卖扑克起家的企业,任天堂凭借1980年推出的红白机(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简称NES)一举打开了主机游戏市场的大门,并一度占据了全球主机市场高达95%的份额。
几年后,索尼凭借其强大的硬件技术实力,通过PlayStation(简称PS)系列主机实现了弯道超车。在2D游戏盛行的时代,索尼成功推动主机游戏迈向3D时代。与任天堂合作终止后,索尼将为后者开发的CD-ROM配件应用在PS1上,扩大了游戏机的存储空间。同时,索尼还引入了3D图形处理技术,使PS1成为全球第一台无需任何外设就能实现3D实时渲染的游戏主机。
"PS之父"久多良木健并不满足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3D画面实时渲染的性能,索尼在PS2上采用了EE(情感引擎)+GPU(图形处理单元)的复杂设计,使得《最终幻想10》等游戏的画面表现更加生动真实。
成功押宝的索尼,不仅赢得了与任天堂并驾齐驱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时期超越了后者。《最终幻想VII》的火爆销售,帮助索尼PS1的销量快速突破1000万大关,超过了同期的任天堂N64。
在任天堂和索尼激烈竞争的同时,微软于2001年宣布正式进军游戏市场,并推出了自家的游戏主机Xbox。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微软在每台Xbox上都配备了以太网端口,并在2002年推出了基于互联网的Xbox Live服务,让玩家能够轻松地进行在线对战。自此,游戏行业的"御三家"格局正式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对硬件性能和技术能力的极致追求,不仅提升了游戏质量,其中一些技术成果也被应用到其他领域:
- 任天堂的订单支撑了日本大多数半导体公司的发展,其在《Wil》中使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技术,如今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
- 微软为Xbox开发的Kinect体感技术被应用于医疗领域,帮助老年人在康复训练中更好地控制肢体。
- 微软在2009年提出的云游戏概念虽然当时还停留在概念阶段,但第二年微软云服务的全面上线,如今已成为微软的核心业务之一。
然而,在全球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的90年代,中国游戏行业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虽然诞生了《仙剑奇侠传》和《轩辕剑》等优秀作品,但受限于不够包容的市场环境、猖獗的盗版软件和山寨设备,中国错失了游戏产业崛起的黄金时期。
特别是2000年电子游戏禁令的发布,一度导致国内游戏市场陷入停滞,也错过了发展主机设备、配套硬件系统和技术的机会。直到2003年,网络游戏被正式列入国家863计划,游戏市场才开始逐步复苏。
游戏与科技发展的另一条道路
在短暂的迷失之后,中国游戏行业开始在互联网时代奋起直追。作为互联网三大商业模式之一,游戏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5年,中国游戏市场收入达到379亿美元,占全球游戏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正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
与PC市场相比,手游市场早已后来居上,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约为3275亿元,占比高达78.9%。
在游戏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它不仅自身繁荣,还带动了移动终端、5G通信、云计算、VR/AR等一系列相关技术的发展,帮助中国在多个重要科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2022年,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联合发布的《超级数字场景源动力——游戏科技与创新应用研究》报告显示,游戏科技对多个行业的跨领域科技进步贡献率显著:
- 芯片行业:18.65%
- AI行业:31.37%
- 云计算行业:51.08%
- 手机行业:46.76%
- XR行业:72.45%
- 自动驾驶行业:57.19%
游戏科技跨领域的贡献率量化 图源:央广网
在游戏公司的积极推动下,中国游戏厂商开始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以腾讯为例,它不仅将游戏引擎技术应用于飞行模拟系统,还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天文研究领域,并利用数字扫描等技术实现莫高窟景区的毫米级还原。
聚焦到游戏AI技术在天文观测领域的应用,腾讯游戏的AI多智能体算法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中心的"全变源追踪猎人星座"(CATCH)计划展开合作,实现了星座的在轨自主协同观测等功能。
此前,腾讯游戏的AI多智能体算法已在《英雄联盟》手游、《火影忍者》手游等PVP游戏中得到应用。通过多智能体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训练,腾讯优化了AI的对战水平,使其能够匹配大多数玩家的实力。
而CATCH计划旨在构建一个由上百颗微型卫星组成的智能化X射线天文观测星座,以全天候、无死角、不间断的方式监测海量的爆发天体。
CATCH星座在AI技术配合下协同观测目标天体的想象图 图源:腾讯
在这个计划中,腾讯游戏的AI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应用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CATCH卫星能够像游戏AI一样自主跟踪目标,并组队完成观测任务。这种协同观测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观测效率,还有望大幅提升科学成果的产出概率。
科技与游戏的双轮驱动
回顾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织布机和蒸汽机,其推动力来自棉花和煤炭的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成功推广了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广泛应用,源于石油和电力的利用。而在被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革命中,游戏成为了推动这场革命发展的隐形引擎。
实际上,游戏不仅推动了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还培养了新一代技术人才,由他们引领科技的创新。从早期的街机游戏到以任天堂NES、索尼PlayStation为代表的家用游戏机兴起,游戏对性能和展示效果的需求推动了处理器速度的提升和图形技术的革新,成为推动半导体技术、图形处理和存储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
许多科技大佬的创业之路都与电子游戏有着不解之缘。全球第一款电子游戏《Pong》的开发者之一,正是后来一手构建苹果帝国的天才乔布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不仅是游戏开发者,他还促使微软解决游戏和计算机的软硬件冲突,从而在操作系统适配性上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
然而,在千禧年间的国内游戏市场,游戏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娱乐需求被"污名化"、盗版游戏猖獗、国内禁令的颁布等因素,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国内游戏行业的发展进程。这也导致,对比2000年左右国产游戏和海外游戏的商业模式,国内游戏在盈利能力上远不如海外同行。
彼时,海外游戏公司通常投入大量资金开发高质量游戏,并依托强大的IP来吸引玩家游玩付费。以《刺客信条:英灵殿》为例,其开发成本高达1亿美元以上。高投入换来了游戏市场的高回报。据统计,该游戏首周销量超过500万份,总收入已超过10亿美元。
《刺客信条:英灵殿》 图源:Steam
游戏需求被遏制,芯片和PC产业的发展自然跟不上海外发展的节奏。2000年左右,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主要依赖于进口,国内芯片制造能力有限,而海外已经是三星、台积电等公司的天下。
好在,经过20多年的追赶,中国正在逐步赶上全球游戏行业的发展步伐,游戏也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重要推动力。据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4150亿元,同比增长8.3%,整体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
伴随中国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游戏品质追求而开发的技术,已经应用到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比如,结合腾讯自研的游戏引擎技术和南航的虚像显示技术,二者共同推动了FFS视景系统产品的落地。
新一代视景系统中,通过使用腾讯PCG资产制作工具生成的视景数据资产,它真实还原天气和光照等效果,帮助模拟机制造出各种逼真的飞行场景体验。
同时,辅以自研游戏引擎技术支持,其制作效率提升10倍以上,腾讯自研多通道融合校准算法则解决了模拟驾驶舱曲面屏上影像的扭曲、拉伸、偏色问题,为超过8万民航飞行员提供了高效、安全的飞行训练。
近年来,游戏领域技术频频应用于全球航空厂商,全任务飞行模拟机生产商CAE就基于Unreal 虚幻引擎开发了视景系统子系统-图像生成器,为其提供沉浸感和真实感。而腾讯和南航的合作,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能独立自主研发完整视景系统的国家。
谈及科技和游戏的关系,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曾经这样回答:"游戏与科技的关系类似于双轮驱动的概念:科技向前发展,游戏品质才能进步;游戏向前发展,又能推动更多更强大的科技落地。"
拥有一个环境友好、充满活力和竞争的市场,才是科技创新最好的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