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历史上中原政权为何频征高句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历史上中原政权为何频征高句丽?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3-24/doc-ineqtsmq7864745.shtml

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东北边疆政权,从公元前37年建立,到公元668年被唐朝和新罗联军攻破首都灭亡,存在了近700年。在这近700年的时间里,中原政权对其发动了多次征讨,其中汉朝4次、魏国2次、晋朝1次、隋朝2次、唐朝4次、辽朝4次、金朝1次、元朝5次,总计23次。为什么一个东北边疆政权,会让中原政权如此频繁地兴师动众?

高句丽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高句丽第一次出现在史册上,是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为“玄菟、乐浪,武帝时置,皆朝鲜、濊貉、句骊蛮夷”。《后汉书·东夷列传》则记载:“高句骊,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濊貊,东与沃沮,北与夫余接。”汉武帝灭朝鲜后,将高句丽设为玄菟郡的一个县。

公元前37年,汉元帝在位时期,一位传说中被东扶余收养、名叫高朱蒙的王子在本国受到排斥,南下在鸭绿江沿岸卒本川建立卒本扶余,演化成后来的高句丽。据历史学家考证,高句丽真正的始祖是中国史籍上记载的濊貊人。濊貊人可能是濊和貊这两个部落的结合体,他们原来居住在松花江—嫩江流域,后来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

高句丽与汉朝的关系

高朱蒙建立高句丽政权后,汉帝国的行政官员很可能清楚他的所作所为。但是,元帝时期的汉帝国已经在走下坡路,也许对剿灭这支新兴的地方部落已经有心无力,不得不接受了他的存在。作为交换代价,高句丽实际上也必须像汉帝国的属国一样,在汉帝国需要对外征伐时承担一定的军事义务。

高句丽的军事防御体系

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朝鲜山城与中原政权城堡的建筑理念有较大差异。中原政权多为平地修筑,就近取材,原材料多为泥土或泥土加工烧制成的砖块。而朝鲜山城依傍的山地多有石矿资源,因此其城堡修筑以石材为主。在12世纪以后投石机技术得到较大发展之前,石堡防御性更为坚固。

丸都山城本身即为石材垒砌,但它还只是拱卫国内城的卫城。国内都城中则已发展出了角楼(城堡墙壁垂直突出的小塔)、马面(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出现的凸出墙体外侧的墙台,用于消除城防死角)、女墙(城墙顶部内外沿上的薄形挡墙)等建筑构件。东川王后来修筑的平壤城则更加使用大量石材,并建有卫城、大城、山城三层城墙,最下端是黏土层的地基,在其上垒砌石块,内壁用大型石块或花岗岩石材砌成,墙芯以黏土为主,混以碎石,在中世纪早期,这种修筑方法几乎类似于现在的混凝土技术。

可以想见,古代军队对这些山城发起攻击的难度。高句丽控制范围内山地绵延,险要关隘极多,高句丽人在各处都修建山城、关隘和平地城,对浑江、鸭绿江和黄海海面进行监控,实际上等于建立了一整套依托地势的联合防御体系。根据今日学者的考证,自国内城向外延伸,依托天险地利,高句丽人可以设定六条防线,拱卫国内。

中原政权征讨高句丽的案例

像毌丘俭这样虽然给予高句丽重创,却终不能全盘剿灭,最终挡不住高句丽人卷土重来的战例,在历史上其实远不止一次。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原政权对高句丽的每一次作战差不多都是如此。其中最有名的案例,当然应该是唐太宗第一次征高丽之战。当时高句丽已改称高丽,与百济合军攻打新罗,新罗向唐求援,于是唐太宗于贞观十八年(644)筹建四百艘战舰,任命对高丽山川地形极为熟悉的张俭为前锋,率步骑六万御驾亲征高丽。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悍将,谙熟弓马,一生中打过不少以少胜多的血战硬仗。此番征高丽,唐太宗信心满满,以为断不至于像隋炀帝那般下场。唐军初期战事也确实很顺利,先后攻下盖牟城(今辽宁抚顺)、卑沙城(今辽宁大连)、辽东城(今辽宁辽阳,隋炀帝久攻不下的城池)和白岩城,并于驻骅山以三万人大破十五万高句丽军队,斩首级两万余,迫降三万六千八百人,可见其指挥能力完全不低于年轻时的巅峰时期。但是打到安市城(今辽宁鞍山海城)时,受阻于安市城坚固的城防。唐军从夏天打到深秋(645 年十月),也未能攻下城池,只得班师回朝,临行时还赠送安市城缣帛百匹,以“表扬”城主的忠诚。虽然败得潇洒, 但终究是劳师动众,未能实现战略目标。这也足见高丽山城防御体系的确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本文节选自《世界之中》,张笑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3月。澎湃新闻经北京贝贝特授权发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