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jjzl/2025-03-22/doc-ineqntrs2140051.shtml

《经济发展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发表的一部经济学著作,历经一个多世纪依然被广泛研读。本书从不同侧面概括主要经济现象,在描述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做出了开创性的深刻论述。书中提出的"创新理论"、"企业家精神"以及对信贷和资本、利润和利息的解读,至今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来源:中庚基金)

本书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12年。作者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曾任奥地利财政部长、哈佛经济学教授。他与同时期的凯恩斯,可以说是一时瑜亮。

本书对经济周期的思考尤为发人深省。传统的古典经济学派提出三种⽣产要素:劳动、⼟地、资本。⽽熊彼特此书中认为还有第四种要素——科学技术/企业家/创新(这三者是从不同⾓度对“破坏式”创新的理解)。方便阐述,首先需要引入本书对经济发展的一些理解与设定。发经济展的三个要素:⽣产资料的新组合、信贷、企业家。

  • 实施新组合包括五种情况:采⽤消费者还不熟悉的新产品或新性能;采⽤新的⽣产⽅式;开拓新市场;开拓新原料或半成品供应基地;在任何产业中采⽤新的组织。
  • 信贷:银⾏家提供给企业家的、暂时性的、新创造出的购买⼒。这些新创造的购买⼒并⽆对应任何已存在的货物或产品,⽣产者能凭借这些由银⾏家提供的新购买⼒,直接获得对应的⽣产资料。
  • 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实施新组合是企业家最突出的职能,也是能将企业家活动和其他活动区分开来的唯⼀特征。严格地说,只有⾸次将这些⽣产要素组合起来,才算得上特殊之举,等到经营企业时再反复做⽣产要素的组合,只能算是例⾏⼯作。
    熊彼特把古典经济学所刻画的“⼀般均衡”的经济,称之为“循环流转”状态,作为讨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在这种经济状态下,所有市场均达到供需平衡,所有资源配置均达到给定技术条件和外⽣因素下的最优,所有的⽣产要素都得到与其边际⽣产⼒相应的报酬。但同时,古典经济学所论证的这种均衡状态,在熊彼特看来也恰恰是不发展的经济——所有经济活动都在既定轨道上进⾏,没有过剩,没有短缺,没有⽣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利润。熊彼特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来⾃原有均衡状态之外的企业家创新⾏为,是⽣产组织形式的改变,或者说是⽣产函数的改变,这种创新必然要实质性地打破原有的均衡状态——在本质上,经济发展是⼀种不均衡现象。
    经济发展的曲折性和周期性波动,原因在于新组合不是均匀出现,⽽是不连续、集中地出现。⼀个或若⼲个企业家的出现,会促进其他企业家的出现,后者⼜促进更多企业家的出现。企业家的集中出现是繁荣的唯⼀原因,会像疾⻛骤⾬⼀样⼲扰经济的平衡,更新旧均衡的经验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再消化清偿达到新的均衡。
    繁荣必将伴随萧条,是经济⾃我调节适应扰动、⼒图实现新均衡的必然结果。发展与创新带来的⼲扰,需要⼀个清偿与迈向新常态的过程,才能使经济适应这些新事物,即周期性萧条的本质。新出现的企业家,拿着别⼈为他新创造的购买⼒,提出他对⽣产资料的需求,由此推⾼⽣产资料的价格。这些新产品从投产到⾯世必须花费的平均时间,即繁荣持续的时间(往往表现为通胀)。新产品的上市往往使供给端效率大幅提升,倘若新的C端需求尚未成熟时,往往出现价格下跌、失业率上升、信⽤紧缩,因为企业家现在有能⼒也有意愿偿还⽋款,创造的购买⼒消失,⽽且,由于此时没有其他的⼈举债,他们留下的空缺⽆⼈填补,从⽽终结繁荣、引发萧条(往往是大通缩)。萧条阶段表现出来不确定、不规则的情形,是经济寻找新的均衡位置的结果,新组合融⼊循环之流、并对⽼企业产⽣影响(淘汰or优化),是萧条阶段的意义所在。
    清偿过程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类,萧条即正常的清偿:我们可以将萧条称为“正常”的吸收及清偿过程;将危机爆发所特有的⼀些事件——⽐如恐慌、信⽤体系的崩盘、破产⻛潮,以及进⼀步的后果——称为“异常”的清偿过程,会对经济体造成额外的、不必要的损失。
    这套理论,结合凯恩斯的理论,基本完全可以解释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发展的脉动。周金涛说,人生就是一场康波。落在不同的周期阶段,个体命运可能千差万别。万幸,我们似乎又站在了创新周期的起点。

本文作者:庚您同读书友会书友 张炜舜
风险揭示: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