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这段历史,到底有多乱
五代十国这段历史,到底有多乱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时期,自唐朝灭亡后到赵匡胤建立北宋前,中国大地延续了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的状态。这段时期战乱频繁,政权更迭迅速,整个社会面貌可以用"乌烟瘴气、战乱频繁"八个字来形容。
唐朝灭亡后,北方地区相继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史称"五代"。与此同时,在华夏土地上还产生了十个割据政权,分别是: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和北汉。按照地理分布来看,除了北方的北汉之外,其他九个均在南方,俗称"十国"。
唐朝的灭亡与一个重要人物黄巢密切相关。黄巢率领的起义军转战大半个唐王朝,大大削弱了唐王朝的国力。公元881年,黄巢攻下长安后称帝,国号大齐。之后,唐僖宗集结兵力反攻长安,黄巢便派将领朱温抵御唐军。在唐军的反击下,朱温投降了唐军,并参与镇压黄巢之乱。最终在公元907年,朱温废黜唐哀帝,建立后梁,成为五代中的第一个朝代,这也标志着唐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朱温建立后梁后,不仅不关心南方的割据政权,反而纵情声色。据记载,朱温频繁召儿媳们进宫私通,这一行为引发了其子朱友珪的不满,最终导致朱友珪弑父篡位。朱友珪的荒淫无度最终导致其自杀,而朱温的四子朱友贞在禁军将校的拥戴下在汴梁称帝,但其任用贪官污吏,最终被后唐李存勖所灭,后梁灭亡。
李存勖灭掉后梁后建立了后唐,这是五代中疆域最为广阔的王朝。与此同时,"十国"中的南平也在这一时期出现。李存勖因喜欢演戏而大肆宠信伶人,最终被伶人所杀,其弟李嗣源即位。李嗣源在位期间除掉伶宦,注意民间疾苦,使国家得以安定。之后,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在与李从厚的权力斗争中获胜,建立了后晋。
石敬瑭深知后晋国力还不足以与辽为敌,对辽始终是小心翼翼,不失臣礼,甚至情愿做"儿皇帝",称辽太宗为父皇。与此同时,南方的政权开始趁机争斗。首先是南唐取代吴国,成为南方最强大的政权,实力和后晋不相上下。公元945年,南唐乘闽内乱,出兵灭闽,南方的十国才开始少了一个。
在石敬瑭死后,侄子石重贵即位。石重贵上台后,因为觉得认贼做父的做法十分丢脸,不肯向辽国称臣,于是挑起了晋辽争端。本来后晋就国力不行,再加上割让的北部天然屏障幽云十六州,导致军事上中原大地都暴露在辽国眼下,所以怎能抵抗得了辽的进攻。
公元947年,辽灭后晋,执掌中原。可惜了辽人不懂得治理国家,他们在中原就干了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勾当。于是各路军民奋起抵抗,辽国人见大事不妙自己跑掉了,恰好此时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趁辽军刚走,率兵攻入大梁,建立后汉。后汉
刘知远即位后第二年便病死,次子刘承佑即位。但是此人猜忌心很重,在藩镇发生叛乱,命郭威征讨时,可能是被害妄想症犯了,总觉得郭威会对自己不利,便想杀了他。后者不得已反叛,李承佑被杀,郭威建立后周。
这个时候,在得知刘承佑被杀后,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刘崇也拉起了个旗帜就是北汉。
话说郭威登基后改革弊政,三年后病逝。由于郭威的儿子们都被后汉朝廷所杀,所以皇位由柴荣继承。然而柴荣上位后便遭遇第一件重大事件,便是上文说的"十国"里的北汉跟辽国结盟要攻打后周,柴荣于是御驾亲征,大败盟军,后周在柴荣手里也是越来越强大。
这个时候,南唐、后蜀等都想勾结契丹,图谋中原。柴荣先后出兵,伐后蜀,次战南唐,保证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北伐。后来柴荣起兵伐辽时,一路势如破竹,连克三关三州,可惜天妒英才,39岁的柴荣,身染重病,不治而亡。
后面就是我们熟悉的陈桥兵变,赵匡胤废帝自立,是为宋太祖,后周灭亡。试想下,如果柴荣并没有病逝,再多活几年,或许后周会走的更远。甚至就没赵匡胤什么事了。
北宋建立后,开始进行统一天下的战争:963年南平灭亡;966年后蜀灭亡;971年南汉灭亡;975年,南唐后主李煜投降,这个南方最强大的政权灭亡。值得一提的是,李煜也是著名的词人,我们耳熟能详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出自他的手笔;978年吴越灭亡;979年北汉被北宋灭亡。
至此,五代十国终成为历史的尘埃。大致进程可以概括为:后唐灭前蜀;南唐灭南吴,南楚和闽国。南唐、北汉,南平、吴越、南汉、后蜀被宋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