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个流传千年的汉语俗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个流传千年的汉语俗语

引用
1
来源
1.
https://baike.sogou.com/v7593307.htm#!;#:~:text=%E7%AB%99%E7%9D%80%E8%AF%B4%E8%AF%9D%E4%B8%8D%E8%85%B0%E7%96%BC%EF%BC%88%E6%8B%BC%E9%9F%B3%EF%BC%9Azh%C3%A0n%20zhe%20shu%C5%8D,hu%C3%A0%20b%C3%B9%20y%C4%81o%20t%C3%A9ng%EF%BC%89%EF%BC%8C%E6%B1%89%E8%AF%AD%E4%BF%97%E8%AF%AD%EF%BC%8C%E5%A4%9A%E6%8C%87%E5%88%AB%E4%BA%BA%E4%B8%8D%E8%AE%BE%E8%BA%AB%E5%A4%84%E5%9C%B0%E6%9B%BF%E4%BA%BA%E7%9D%80%E6%83%B3%E5%8D%B4%E9%AB%98%E8%B0%88%E9%98%94%E8%AE%BA%EF%BC%8C%E5%A4%B9%E6%9D%82%E8%AF%B4%E4%BA%BA%E5%BE%97%E4%BA%86%E4%BE%BF%E5%AE%9C%E8%BF%98%E5%8D%96%E4%B9%96%E4%B9%8B%E6%84%8F%EF%BC%9B%E4%B9%9F%E6%AF%94%E5%96%BB%E4%B8%80%E4%B8%AA%E4%BA%BA%E4%B8%8D%E4%BA%86%E8%A7%A3%E5%AE%9E%E9%99%85%E6%83%85%E5%86%B5%EF%BC%8C%E5%8F%AA%E7%AE%A1%E5%8F%A3%E5%A4%B4%E8%AE%B2%E8%BF%B0%EF%BC%8C%E8%84%B1%E7%A6%BB%E5%AE%9E%E9%99%85%EF%BC%8C%E4%B9%9F%E6%AF%94%E5%96%BB%E7%9C%BC%E9%AB%98%E6%89%8B%E4%BD%8E%E3%80%82

“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一句流传已久的汉语俗语,它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这句俗语究竟源自何处?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句俗语背后的故事。

基本释义

“站着说话不腰疼”(拼音:zhàn zhe shuō huà bù yāo téng)是一句汉语俗语,通常用来形容以下几种情况:

  1. 指责他人不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却高谈阔论,暗含说人得了便宜还卖乖之意;
  2. 比喻一个人不了解实际情况,只管口头讲述,脱离实际;
  3. 比喻眼高手低,夸夸其谈。

出处来源

这句俗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秦孝公与商鞅的典故。

据传,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将商鞅引荐给秦孝公。在朝殿上,孝公与商鞅纵论天下治国经纶,景监在一旁作陪。当时孝公端坐,商鞅和景监则采用长坐的姿势(即把膝盖跪于地,双足垫于臀下)。从清晨谈到傍晚,商鞅说到激昂处忘形于礼节,起身站立在殿中侃侃而谈,完全忘记了时间。景监长跪一天,身心俱疲,见君臣仍无结束之意,便频频向商鞅暗使眼色,示意打住。但商鞅并未理会,直到二更时分才被孝公打断,赏赐御膳后离去。

席间,商鞅询问景监为何频频使眼色,景监无奈地说:“我跪得浑身都麻木了,酸软如泥,你倒站着说话不腰疼。”后来这句话就流传下来了,不过含义经过世代演变,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发展演变

最初,这句俗语多用于旧时地主老财催促、监督长工干活时的情境。一个弯腰干活,一个站着说话,自然形成了“站着说话不腰疼,弯腰干活就腰疼”的对比。后来,人们便用它来形容那些不体谅别人难处、只说风凉话的人。

如今,“站着说话不腰疼”已经成为汉语中常用的俗语,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提醒人们在说话做事时要多为他人着想,避免空谈误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