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浅析杨柳青年画的内涵及其传承与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浅析杨柳青年画的内涵及其传承与发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80242.html

杨柳青年画,作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杰出代表,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和艺术智慧。从明代兴起至今,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更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杨柳青年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及其传承发展现状。

周汝昌先生曾赞扬杨柳青年画为“杨柳青青似画中,家家绣女竟衣红。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千年流淌的大运河滋润了杨柳青镇,孕育出“画种过千,作坊百家”“家家都会点染,户户全善丹青”的历史风貌。然而,随着现代年画市场的变化,当年的盛况已不复存在。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采用了两种调研方法。一是田野调查法,前往天津杨柳青镇,考察镇上的明清文化古街、石家大院、木版年画博物馆、玉成号画庄、年画张画庄等,访谈了一些年画艺人;二是文献研究法,研读了冯骥才的《年画手记》、罗曲的《民俗学概论》、陈建宪的《民俗文化与创意产业》、刘建超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介绍、研究民俗文化的书籍,同时在网络上搜集了关于杨柳青年画的资料。本文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色,欣赏其文化价值,同时也为其传承发展尽绵薄之力。

杨柳青年画的历史与特征

杨柳青年画的历史源流

杨柳青镇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东南滨南运河,西北临子牙河,京沪铁路从中通过。北宋时该地为军事重镇,靖康之难致使大量画师北迁为奴,不少画师畏寒逃到水乡杨柳青,遂有“画传杨柳青”之说。元代文人偈奚斯游历至此,见遍地杨柳青青,流水潺潺,赋诗《杨柳青谣》“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故此地得名“杨柳青”。明代方志则称之为“柳口”,京杭大运河从杨柳青镇穿流而过,商贾众集、文化昌盛,被称为“北方小苏杭”。

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关于其源流有诸多说法。相传在元朝末年,顺帝失政,战乱四起,有一位会雕刻的手艺人逃难到杨柳青。他发现附近村庄梨枣树木很多,全是适合刻版印刷的好材料,就在逢年过节时,刻印些神祃、门神、灶王、钟馗、天师八卦、月宫图等出卖,以维持生活。据可考,杨柳青年画最早源于明代,江南漕船带来了南方精致的纸张和水彩,苏州桃花坞年画的印制技术也流传而来,加上杨柳青镇盛产适宜雕刻的杜梨树,杨柳青年画随即兴起。明代几乎无书不插画。随着文学和版画艺术的发展,杨柳青木版年画也日渐成熟。

杨柳青年画于清代进入发展的鼎盛期,开始进入宫廷。康熙年间,地方承平,销路渐开,杨柳青年画随着各大水系漕船的往来流传于天南海北,成为本地人重要的谋生手段,呈现出“作坊通街是,彩幌相互应”的繁荣景象。乾隆至嘉庆年间是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全盛时期。1785年,乾隆帝亲临杨柳青忠兴画店观赏作画,让杨柳青年画名声大噪。嘉庆五年,乾隆帝驾崩,期间朝廷禁止用红紫等绚丽色彩,于是画师们绘制了蓝黑绿等冷色的素色年画。1867年,画师高桐轩被召到皇宫为西太后画像,可见杨柳青年画的艺术影响力之大。

近代以来,战争频仍,年画行业日渐衰败。道光至光绪年间,讥弹腐败官僚的讽刺画和抗击外国侵略题材的年画是对当时社会的写照。抗日战争时期,杨柳青年画更是饱受战火涂炭,几百年的艺术精华几近毁灭。

1960年,周*来总理在视察了杨柳青画店后,提出了要保护传统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柳青镇政府组织老手艺人成立了“杨柳青年画生产互助组”,这一民间艺术才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2004年,杨柳青镇政府开始关注年画的保护,展开的木版年画普查工作已挖掘整理了20多件绘制工具、300多块古旧画版、1500多种画样。随着民俗文化街的建成,年画作坊数量日渐壮大,木版年画节应时而生,文化衍生产品日渐丰富。

2006年,杨柳青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顽强的生命力在新时期重新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式与艺术特色

1.忠于传统、半印半绘的制作方式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有五道工艺,采用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式,刻工精丽、绘制细腻。

(1)勾(出画稿):以简练笔墨表现画面图案,塑造人物形象。

(2)刻(刻版):在杜梨木上刻版是创作的关键,以刀代笔,刻制出生动细腻的线条。

(3)印(套印):将年画的轮廓印在宣纸上。

(4)绘(彩绘):将五彩颜料画在纸上,通常一幅画的每种颜色要上七遍才算完成。

(5)裱(装裱):多为木框装裱、卷轴装裱、绫缎装裱等易于观赏、收藏的装裱形式。

杨柳青年画的每道工序都非常考究,完成一幅普通的年画要费时四十多天,多数画师一生也只能以其中一项工序为业。玉成号年画庄的霍庆有先生是天津唯一一位“五项全能”的杨柳青年画艺人。

另外,杨柳青年画根据质量可分为粗活、二细活、细活,价格依次递增。

2.雅俗共赏、古朴典雅的艺术特色

区别于其他地域的年画,杨柳青年画既有遒劲富丽的木刻韵味,又不失民族传统绘画特色。

(1)画技:受宫廷西洋画的影响,杨柳青年画画师将西洋画的阴暗对比与国画结合,独创的“开手脸”绝技,使人物面部和手部的染色效果极佳,由红到粉,颜色渐变一气呵成。人物画的精髓在于面,面的精髓又在于眼,于是“开眼”的手法将人物的眼画出了“神”。杨柳青年画曾大胆创新“戏曲年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戏曲艺人的神情和身姿。

(2)寓意:杨柳青年画喜用谐音和象征的手法表达喜庆吉祥的寓意。我国古代有男为“金”,女为“玉”的说法。在《金玉满堂》中,鱼缸里的金鱼,寓意着“金玉”;娃娃画则寓意“金玉满堂” “儿孙满堂”,表达了人们对子孙后代的美好期待。

(3)内容题材:杨柳青年画的内容取材极其广泛,囊括了世俗生活、历史故事、民间信仰等上千种题材,正所谓“巧画士农工商,妙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不分南北风情,亦画古今逸事”。

(4)市民文化特点突出:杨柳青年画画师借鉴宫廷画师绘画技巧,将市民文化雅化,也使宫廷文化市民化,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风格。

基于上述艺术特色,杨柳青年画被认为我国民间木版年画之首,成为反映时代风貌的“活化石”和天津民俗的“百科全书”。

杨柳青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杨柳青年画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历程跌宕起伏,辉煌过,也没落过。如今,尽管设立了杨柳青年画博物馆,年画世家“玉成号画庄”也有了第七代传人,但随着现代绘画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年画市场也在变迁。杨柳青年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有冲击亦有挑战的新时代。

1.受现代工艺和西方美术的冲击

受现代工艺的影响,杨柳青年画费时费力的传统木版刻印、彩绘技术已没有了竞争力,大多数年画作坊都采用更先进的丝网印刷,方便快捷、成本又低,对传统的木版年画形成了冲击。不少年画艺人们坚持认为,丝漏工艺属于现代画,没有木版的年画不是杨柳青年画。

此外,随着西方美术传入中国,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给杨柳青年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外来美术文化大大地削减了杨柳青年画的民间影响力。大多数年轻人也丧失了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情。

2.失掉了“年”味

杨柳青年画的重点在“年”字上,如今却已经走出了“年”的范畴。现在主要有三种销售方式:游客参观购买,亲朋送礼和个人收藏。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商家还对其进行了包装,比如装上玻璃框,或将其融入汴绣,导致杨柳青年画价格昂贵。笔者在考察中发现一幅《连年有余》标价达三万多元。可见,本来是增添节日氛围的杨柳青年画,如今已从普通的年节用品转变为旅游纪念品和高端艺术品,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

3.传统载体的丢失与大众观念的变迁

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一些以传统题材为内容的杨柳青年画逐渐消失,最典型的是《缸鱼》年画。从前本地人为储存河水,每家都备有一口大缸,打开水缸会看见倒映在水中的鱼,取“连年有余”之意。后来,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缸鱼》年画也就没有地方贴了。除此之外,窗格纸和炕围,以及《灶王爷》《钟馗》的鬼神类型、《多子多福》的说教类型的年画也悄悄淡出了市场。可见,在时代的洪流中,有些杨柳青年画的内容题材已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4.师父少、学徒少,“传”难、“承”也难

杨柳青年画的传承十分困难,刻版这道工序尤为重要,难以领会且需要刻苦。年画是一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要实行“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需要个人天赋和努力才能出师。目前,杨柳青年画的主要传承方式还是传统作坊型的学徒制,这也在客观上限制了年画工艺的发展。此外,精通刻版、彩绘的手艺人一代代的减少,导致杨柳青年画的技艺已无法大规模地传承下去。

5.赝品充斥市场

手印彩绘的真品费时、费力、废材料,价格较贵。为便于销售,部分商家利用现代技术,批量生产。杨柳青年画传承人霍庆有先生说过,单是制作较大一点的木刻版就要几千元,而现代工艺发达,利用机器一照,就可以印出几千张,普通人看不出真假。可见,赝品对真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杨柳青年画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杨柳青年画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民俗学、民族学以及美术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通过此次田野调查发现,杨柳青年画目前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传承,二是市场。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传承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如今,学习杨柳青年画的一般都是成年人,自小开始学习的几乎没有。然而,真正掌握这项技艺需要从小开始钻研。所以,政府应该拓宽传承教育渠道,给年轻人创造更多学习杨柳青年画的机会,将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和现代的“校园定向培养模式”相结合。

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杨柳青年画影响力

政府应该与社会各界展开合作,如让杨柳青年画进入地方文化教材;让杨柳青年画艺人通过媒体宣传,开展艺术成果展览;还可以将杨柳青年画同电影、广告、游戏等结合,让更多人被杨柳青年画吸引,主动去了解它。

3.加大支持力度,统筹年画业的发展

目前,政府在资金支持上力度不够,而资金困难成了杨柳青年画发展的阻碍。对此,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对年画市场的管理,并制定行规,形成正规的销售渠道,同时还可以打造信息平台,促进年画艺人的经验交流与合作。

4.将传统与现代融合,不断发展创新

一是艺术风格要融入现代。杨柳青年画与现代家庭的装饰不协调,其自身应与时俱进。传承人可以改变张贴方式,或者将年画元素融入家具、摆件中,制成满足现代人需求的装饰品。二是内容题材要不断创新。杨柳青年画既要注重取舍民间传统文化,又要善于传播现代新鲜事物和新闻,使杨柳青年画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杨柳青年画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蕴含着东方的智慧与韵味。它根植于民间,传递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走进杨柳青的年画作坊,看到年画艺人们忙碌的身影,听到刻刀在木板上划过的声音,闻到油墨的清香,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传统的坚守和对美的追求。寻找传统文化的根源,发扬民间艺术的风貌,期待杨柳青年画这项优秀传统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振光辉,以新的姿态重新回归我们的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