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甲胄:中国古代将士的防护装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式甲胄:中国古代将士的防护装具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61222282847699003
中式甲胄(Chinesearmour),又名盔甲、介胄等,包括甲和胄,是中国古代战争中将士使用的防护装具。
历史发展
中式甲胄相传由蚩尤发明的,也有说是夏朝少康[a]之子杼发明的,原始的甲胄,用藤条、竹木、骨头、兽皮等很容易找到的材料制作。商朝及西周时期,主要使用兽皮和青铜制作甲胄,同时期还出现了马甲胄。战国后期,铁制甲胄开始出现,两汉时期,铁制甲胄取代皮甲胄,一直到宋元时期,都处于主导地位。明清时期,因为火器的广泛应用,甲胄转为轻量化,出现了棉甲、锁子甲、布面甲等类型的甲胄。清朝后期,洋务运动兴起,统治者按照西方军队的样式编练新军,甲胄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结构与材质
中式甲胄由胄、护项、披膊、护臂、甲身、束甲绊、鹘尾、甲裙、腰带、胫甲、靴等部位组成。制作中式甲胄的材料有藤、竹木、动物骨头、兽皮、青铜、石头、铁、玉、纸、绢、棉等,每种材质的制作方式及工序都不同。铠甲的主要类型有札甲、鱼鳞甲、筩袖铠、明光铠、锁子甲、两当铠、山文甲、乌锤甲、锦帛甲、步人甲、马甲等。
用途与价值
中式甲胄最主要是在战斗中使用,也在护卫仪仗时使用,还作为随葬品使用,是古代贵族显示身份、地位的标志之一。在中国古代,中式甲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防护价值,在当代,中式甲胄具有美学价值、工艺价值、兵学价值、武学价值、伦理价值、塑造价值。中式甲胄,在东亚文化圈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促进了朝鲜及日本甲胄的发展。
出土文物
现有的甲胄出土文物有江西省博物馆藏的商代兽面纹青铜胄、湖北省博物馆藏的曾侯乙墓皮甲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的秦石甲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金缕玉衣、西汉南越王墓铁甲等。
热门推荐
抑制胃酸的中药材(治胃酸的5个小妙招)
彩礼多少合适?怎么用?近半受访者认同根据双方经济条件决定
新能源汽车减速器齿轮加工工艺优化与 NVH 性能改善研究
行政编的工作好还是事业编的工作好?
长风商圈将迎来全新地铁商业,太原市民期待
跑步机训练强度设置:从新手到高手的进阶指南
没签劳动合同没买社保怎么赔偿
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学习曲线哪个更陡峭?
切割管理措施包括哪些项目
胃病与幽门螺杆菌——你不得不知道的六件事
春节剩饭菜的巧妙处理方法,环保又美味,延续节日的美好记忆
南方早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银行金融许可证变更流程全解析
银行金融许可证变更流程详解
2025年劳务派遣管理制度六大核心要点
培育特色经典诵读成果 助力学校文化内涵提升
正气歌的解释
屠苏酒:承载新年祝福与家庭团聚的传统文化象征
春风送暖入屠苏:探寻屠苏酒的文化象征与情感寄托
外卖小哥赚钱易? 新华社记者体验甜酸苦辣13小时
祛痘,可以试试中医药
大肠癌早期筛查是怎么检查
揭秘古代女性贞洁观念的真相
贞操的多元解读:个人选择与文化背景的碰撞与反思
鲁智深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
校园招聘会:大学生不可错过的求职盛宴
大厂年终奖全靠猜?京东带头透明化
岐黄名医:扁鹊辨病
如何破译健康与疾病中的表观遗传密码?
走进表观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