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学生和程序员就业指南
计算机专业学生和程序员就业指南
本文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和程序员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南和职业发展建议。文章详细介绍了多个热门就业方向,包括国央企、银行证券、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并提供了具体的项目建议和技术学习方法。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创业、投资和子女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大学生篇
本篇文章主要讨论就业和规划,不涉及考研相关内容。
就业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科)和软件工程(软工)专业的学生在大二时就需要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就业方向:
国央企:相对于普通企业,国央企的稳定性较高,不会出现大龄被裁的风险。工作性质偏重于业务和管理、系统维护。如果想在技术方面有所追求,可能不太适合。
银行证券方向:对金融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在校期间应多参与支付或证券相关的项目,或学习金融知识,多参与系统设计架构。银行证券的招聘渠道较多,需要关注相关官网信息。
消费互联网:建议进入大厂。这个赛道的小企业机会较少,收入和成熟的业务场景必须具备一样。大厂校招看重基础知识(数据结构和算法、操作系统原理等),社招看重实际项目经验。
产业互联网:这是一个值得重点考虑的方向,也是推荐的赛道之一。现在有很多大厂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如腾讯、阿里。行业数字化是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
特小专精企业、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方向:这些方向也是热门的就业方向,可以自行查找资料。
项目篇
对于大学期间专业学习不够理想的同学,建议在找工作前多做项目。这些项目不是随便找的管理系统,而是交易类型的项目。项目一般分为交易类型和管理后台项目,看不见的系统(没有管理后台和界面)更有含金量。项目的周期尽量选择长一点(6个月-12个月),建议在大三开学时就开始考虑。
程序员篇
程序员的就业方向和大学生篇基本相同。以下是关于职业发展和规划的建议:
方向选择
尽量选择业务复杂度高或用户数据量大的产品或行业,保持业务或技术的连贯性。所谓连贯性是指不要频繁更换行业,建议在一个行业深耕3年以上,这样才能接触和掌握公司的核心业务,实现业务和技术的提升。30岁之前一定要在一个行业做到专家,否则30岁后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另外,30岁之前会遇到一些机会,需要懂得分析和取舍。好的机会包括职位上有很大的提升,遇到一个能力很强且看重你的领导等。
技术学习
业余时间要抽出时间多研究源码、数据结构和算法以及设计模式、架构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大量源码来提高底层架构的设计能力。工作中很难有提升,所以在前5年的工作中一定要创造机会参与交易系统类型的项目。技术的深入学习一定要有实际的业务场景,在业务场景中去学习和应用,这样才能更彻底地掌握技术原理和底层架构,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
创业
创业不要刻意去做,刻意去做的事情一般很难成功。建议平时工作之余有一份副业,比如写文章、开发自己的产品、做垂直行业的外包项目。选择垂直行业的项目可以产生复利效应。创业一定是最后演变为一件事情来推着你,比如你的产品、客户、项目等。
投资
投资也要垂直一点,不能什么都想,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人只能赚到自己能力/认知范围内的钱。在碰它之前要多学习,边学边练。投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和时间做朋友的思维。一夜暴富是不存在的,身边通过理财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都经历过很多磨难,一直在持续学习。
关于子女培养
程序员要发挥自己独特优势,让自己的孩子在程序方面具有优势和特长。后续比拼的是数字化能力和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建议:
- 关注科技特长生,看自己的小孩是否合适,兴趣爱好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 多让小孩接触数据结构和算法,让小孩的思维更严谨,从小养成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 参加NIO(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比赛,为后续升学做准备
NIO基础学习网站:https://oi-wik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