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波动为何会导致手抖现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情绪波动为何会导致手抖现象?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18/15/85671493_1149308334.shtml
当你在紧张、激动或生气时,是否发现自己的手会不自觉地颤抖?这种现象看似平常,却蕴含着复杂的生理机制。让我们一起探索情绪波动如何引发手抖这一有趣的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情绪极度激动、紧张或者生气时,手部会不受控制地出现颤抖。这种因情绪波动导致的手抖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生理机制。
情绪波动引发身体应激反应
当人处于情绪波动状态时,身体会启动应激反应机制。以紧张情绪为例,大脑感知到紧张信号后,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迅速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流遍全身,目的是帮助身体应对可能面临的 “威胁”。
应激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对神经系统有着显著影响。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当应激激素大量分泌后,会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会释放出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会使肌肉中的血管扩张,为肌肉提供更多血液,准备应对可能的剧烈活动。
神经系统影响导致手抖
在肌肉兴奋性提高的情况下,手部肌肉尤其容易受到影响。手部的肌肉负责完成各种精细动作,其运动受到神经系统的精准控制。然而,当交感神经兴奋引发肌肉过度兴奋时,这种精准控制就会受到干扰。手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不再像平时那样协调有序,而是出现了一些微小的、不自主的收缩。这些微小收缩累积起来,就表现为我们肉眼可见的手抖现象。而且,情绪波动越剧烈,应激激素分泌越多,对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影响也就越大,手抖的程度可能就越明显。
个体差异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在情绪波动时手抖的程度存在差异。这与个体的神经系统敏感性有关。有些人的神经系统天生较为敏感,对应激激素的反应更为强烈,在情绪波动时就更容易出现明显手抖。此外,长期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以及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等,也会影响个体在情绪波动时的手抖表现。
热门推荐
高考复习中短暂休息的科学方法有哪些
【文献分享】重现老虎的原生分布地图:历史栖息地面积超千万平方公里
拆迁家庭矛盾怎么解决
数智浙江 | 宁波华数:数智“扬帆”,共绘“甬”城新蓝图
表里不一者越来越多之多维度智能化解析
起名时要注意的12种禁忌
大脑结构与功能,分离还是耦合?
古代乐器:音乐文化传承的瑰宝
如何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面的培训内容包括解决方案?
探究历史人物董卓:英雄还是罪人?
揭秘:赤口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元一次方程6种解法是什么
美国F-102“三角剑”截击机:冷战时期的空中防御利器
脑梗会引起眼睛模糊吗
最容易涨粉的短视频类型与风格
简谈动漫卡通艺术的美学逻辑与技术哲学
鲜香菇必须焯水吗
洗草莓,有人放盐,有人放面粉,老果农:都不对,这才是正确做法
从新鲜到久存:蜂蜜品质的变迁与真相
绿化养护常用肥料——复合肥
老北京的味道记忆:传统美食的现代演绎
穿钉鞋也能畅跑,透气型塑胶跑道给你全新体验
什么是环境可持续发展?
平湖秋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历史与文化
速来围观!带你看看今年上新的桂林特色文创
Win7系统找不到菜单栏搜索功能怎么办?win7系统搜索栏不见了解决方法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推拉法则(情感博弈策略)
各种维生素的功效和营养终于弄清楚了!
如何查询开车扣分记录?查询扣分记录的流程是怎样的?
中考数学怎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