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如何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精益如何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环保与经济挑战交织的当下,企业如何在提升绩效的同时,也为地球尽一份力?普渡大学理工学院教授查德·劳克斯(Chad Laux)及其团队的新书《精益可持续性:迈向循环经济之路》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深刻的答案。
长期以来,“精益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似乎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战略。一个讲究效率与成本控制,一个强调环保与社会责任。但劳克斯教授和他的团队指出:这两者其实可以完美融合,并相互成就。
他们在书中深入探讨了如何把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应用于循环经济场景,让企业在精简流程、消除浪费的同时,也实现资源的高效再利用,减少碳足迹和环境影响。
这本书带来了什么?
“这本书讲的,正是将精益原则和可持续理念结合的重要性。”
—— 查德·劳克斯(Chad Laux)
《精益可持续性》并非只是理念上的探讨,更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实践指南。它面向的不只是制造业,还包括医疗、服务等多个行业,聚焦于如何在不同场景下构建可持续、可复制的精益体系。
其中提出的核心框架包括:
- 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嵌入精益价值流程
- 运用数据驱动决策,优化能源与材料使用
- 用持续改进推动环境绩效升级
- 通过员工参与建立绿色文化
这些方法让企业能“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为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为什么精益特别适合“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讲求资源闭环使用,减少浪费、重复利用材料。这与精益“消除一切无价值之举”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而当企业引入六西格玛的统计分析方法后,就能更精准识别流程中的浪费与缺陷,从而进一步优化资源流动,实现“少用资源、做出更多”的目标。
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推动绿色转型、ESG落地的路上,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将精益六西格玛作为重要抓手。
精益人才的新使命:不仅提效,更要环保
这本书的出现,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精益管理者的角色。精益专家不只是“流程优化师”,更是企业转型为可持续组织的“设计师”和“赋能者”。
“精益和可持续并不是对立的,它们反而能合力推动企业竞争力,同时兼顾环境和经济的责任。”
—— 劳克斯教授
这句话,或许可以成为所有管理者思考未来战略的起点。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