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对比传统电池,有何优势和劣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对比传统电池,有何优势和劣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undianche.com/dongtai/78093.html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在结构强度方面可能比传统燃油车更胜一筹。这种反直觉的现象背后,是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本文将深入探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它如何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

扭转刚度天生更高

近年来,在20万元价位的新能源汽车中,扭转刚度超过40000Nm/deg的产品越来越多。这个数字在燃油车时代,通常只有百万豪车才能达到。

那么,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扭转刚度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提升呢?关键在于电池包的设计和集成。

电池包原本是车身结构的一个负担,但随着新能源汽车设计向高整体性和高集成度演进,电池与车身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其中,比亚迪的CTB(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最具代表性。

CTB技术将电池包上盖与传统车身底板集成,形成"刀片电池-托盘-上盖"的整车三明治结构。通过优化结构设计,一排排刀片电池以蜂窝状排列,这种设计不仅稳定,还能大幅提升电池结构强度。

这种集成方式相当于将底盘整个面都作为连接支撑,相比传统的纵梁模式,强度大幅提升。电池本身也参与整车传力和受力,使得车身扭转刚度提升一倍,正碰结构安全提升50%,侧碰结构安全提升45%。

目前,像极氪001、大众ID.7等车型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思路,因此40000Nm/deg左右的扭转刚度变得越来越常见。

倍增效益、强度更高

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个特点是车重较高,这通常被视为一个劣势。然而,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新能源汽车在材料和工艺上进行了创新,反而增强了车身强度。

新能源汽车广泛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先进材料,这些材料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结构强度。同时,精密的焊接和连接工艺确保了车身各部件之间的紧密配合,进一步提高了车身的扭转刚度。

总结

从结构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在碰撞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在同价位车型的对撞中,新能源汽车往往能展现出先天优势。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传统燃油车进行一概而论的比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